好样中山兄弟!九江塌桥勇救10人唱响博爱赞歌


如何将一个一闪而过的新闻事件,打造成一张赢销城市的金名片?请看金世彬《好样中山兄弟!九江塌桥勇救10人唱响博爱赞歌》

 

2011年小悦悦被辗,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良知见义勇为大讨论;

2007年九江塌桥,中山两兄弟冒着生命危险,勇救10人唱响中华博爱

2008年,我们出书弘扬梁氏“义举”,今天我们仍要深情倡导“大爱”。

 

2007615。清晨。广东佛山九江。

一艘长75.18米、宽15.35米、载运着2490多吨的运沙船突然撞向九江大桥。随着“轰”地一声巨响,3个桥墩、4个桥跨瞬间坍塌,江面击起数米巨浪,并形成多个漩涡。桥上4辆汽车坠江,2名施工人员和7名司乘人员失踪;桥下肇事船插入水中,船尾高高翘起,1名船员落水、9名船员在船上惊慌失措……

船撞桥的巨响,惊动了来自伟人故里——广东中山、正在桥下工程船上作业的梁福根和他正在休息的哥哥梁华根。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险情,兄弟俩冒着生命危险,临危不惧,勇将10名船员救离险境。这见义勇为的大爱救人事迹,不仅高擎新时期中山人精神唱响博爱赞歌,而且书写建设和谐社会“乡风文明”的美丽华章,一时成为社会美谈。

 

生死时刻救人为先,

中山好男儿冒险勇救10人义撼云天

 

20076月中旬,连日的大雨使得九江水位上升。615,“南桂机035运沙船正顺着湍急的水流由佛山高明开往顺德。

这时是清晨5时许,江面上雾大水急。在九江大桥24号桥墩处,来自伟人故里——广东中山的农民梁福根正端坐在工程船吊机操作室里等待操作指令。

突然,“轰”地一声巨响,一个巨浪打在吊机上,操作室的玻璃瞬间爆炸式破裂,吊机的超长吊臂立马弯裂。惊恐的梁福根抬头一望,顿时目瞪口呆:近在10米处的九江大桥断开一个大缺口,长长的桥面直坠江中。紧接着又见三辆汽车从桥上“飘然”而下, 瞬间就无影无踪。

“南桂机035”撞上了九江大桥!梁福根被突如其来的事故吓懵了,大脑空白片刻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打开吊机门逃离。工程船剧烈颠簸,发威的猛浪一个接一个。梁福根本能性地卧倒,并死死抱着甲板上的钻管。趁着巨浪喘息的瞬间,梁福根摇晃着蹒跚跑向船舱。

此时,正在船舱休息的哥哥梁华根已被惊醒。他先还误以为是弟弟出了事。兄弟俩会合后立马准备驾船逃离。而就在此时,兄弟俩猛然看见撞桥的运沙船的船头已沉入江中,船员们跑到高高翘起的船尾,显得非常恐慌。江面这时已形成多个旋涡,浊浪猛烈而逼人。梁福根正要开口,哥哥梁华根已说:“这里只有我们有救援知识,其他人可能帮不上忙,我们还是救人要紧。”

于是,兄弟俩迅速从船舱里拿出救生器材跳上旁边一艘平常用于交通的平板铁皮船。这是一艘没有护栏也没有扶手的简陋铁皮船,此时湍急的江面危机四伏,兄弟俩硬是冒着大桥可能会继续坍塌的危险,冒着桥面可能会继续下坠的危险,冒着随时可能会被巨浪卷入江里的危险驶近现场。

就在这时,一名被巨浪甩出运沙船的船员惊恐地游来,哥哥梁华根马上将他拉上铁皮船。弟弟梁福根则一边驾驶着铁皮船向正在下沉的运沙船靠近,一边向惊慌失措的船员大声喊道:“不要慌,我们来救你们了。”

面对雾大、水急、浪涌的复杂情况,尽管梁福根有20多年的船舶驾驶经验,但要将这艘铁皮船开到运沙船旁边停稳仍具有很大难度。但是,如果不能在运沙船旁边固定,遇险的船员就不可能安全下到铁皮船。

梁福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船身一起一伏剧烈颠簸,全身湿透的他重重滑倒。但此时此刻,救人的急切心情让他已经没有了疼痛的感觉。他迅速爬起来,尽量沉稳地使铁皮船靠近沉船。

沉船上的人员垂下一根20米的绳子,一个接一个,战战兢兢地滑下来。就这样,梁福根拼命地把住方向盘,梁华根则在甲板上接应他们。经过四五分钟的搏斗,10名遇险船员终于全部上了铁皮船。

这时,九江海事处的巡逻船驶来了,在海事处人员的指引下,兄弟俩把这10名“吓得已经说不出话来”的遇险船员安全送到岸边。梁福根紧绷的心弦终于舒缓。他这才发现自己浑身疼痛,腿和脚正流着血,手机也摔坏了……

 

乡风文明博爱情怀,

朴实农民八方绽光彩彰显无边大爱

 

在这个惊动了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的“6·15”广东九江大桥船撞桥梁事故中,坍塌现场最初想要逃命、瞬间发现遇险人员,然后毅然冒着生命危险,勇敢救出沉船上10名船员的打工兄弟梁福根、梁华根,他们来自中国革命先驱、大力倡导博爱精神的孙中山先生的故乡——美丽和谐的博爱名城广东中山的板芙镇。

这些年来,中山不仅获得“联合国人居荣誉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和谐之城”之殊荣,还获得“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长安杯 ’”、“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等称号。建设博爱文化名城、创建“三个适宜”,中山举办20余载的“慈善万人行”已成为南粤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政府积极开展星级家庭、文明户、文明村、文明社区评比活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纯朴的乡风,勤劳勇敢的本色以及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相互熏陶着中山人民。

梁福根共有6个兄妹,父母均年过八旬。由于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大多是小学毕业,但个个孝顺懂事。父母教导他们“要与人为善,做个好人”。读书不多的梁氏兄弟,明显受到和善的家教和纯朴的民风“香熏”。上小学时的梁福根,见到同学跌倒或者骑单车上不了坡,他都会跑过去助上一臂之力。前些年,梁福根打工的收入还很低,先后有5个朋友向他借钱,他总是二话不说就把钱掏给了朋友。他还曾带着几个侄子和哥哥梁华根外出工作,并手把手教他们操作技术。几年前,梁福根想建新房子没有钱时,也是乡邻朋友和亲戚你一点我一点借钱给他建起两层楼房的……

6·15救人之前,梁福根就不断有过救人的壮举。一次是四年前,梁福根和侄子梁义佳在澳门机场做防护堤工程。那一天,老天突然刮起呜呜大风,在距他们约1000米的地方,一艘运石船突然翻沉。两人急忙开船去救。但是,风实在疯狂得让人害怕。梁义佳就要打退堂鼓。梁福根不说话,硬是迎风劈浪前去救人。最后,救起一人。船上另一人因被石块翻压在船舱溺亡。一次是在深圳布吉河上,梁福根和工友们救起3人。当时,老天爷密密匝匝千军万马般下起了暴雨,别处船上有人在狂风中落水。在听到凄厉的呼救声的第一时刻,梁福根和工友们毫不犹豫就冲了出去。后来,3名落水者全被大家救起,工程队还对他们进行了表彰。

20068月,梁氏兄弟应聘到佛开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队,一直在九江大桥附近从事浮吊作业。在九江大桥项目的施工队,梁福根开吊机的技术最好,工作效率也非常高,对人又和善,为此深受老板和工友赞赏。他们工作是三班倒,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有时候就会休息不好。有一天,来自广西的工友潘泽栋感到疲劳,随口说了一句:“哎,太辛苦了。”梁福根就说:“你休息吧,我来顶你。”

来自青山绿水的一枝一叶总关情,来自生活工作中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个细节背后总有它的文化脊髓。朴实善良、勤劳勇敢、博爱务实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从好男儿梁氏兄弟的大义勇为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新时期中山人的博爱情怀和新时期的“乡风文明”已经深深浸润、流淌在中山人的血脉中……

 

赞歌如云亦耳边景,

高擎“我非英雄”担当大义踏歌行

 

就在“6·15”——这个中国建国以来罕见的船撞桥梁事故的事发当天,日理万机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以及国务委员华建敏都迅速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时任)也严肃要求“积极组织现场搜救”。广东省领导黄华华、佟星亲赴现场指导搜救。

6·15”事故牵绊着众多高层领导的心,也牵扯着众多媒体和世人的眼睛。在事故现场的第一时间,勇救10名遇险船员的梁氏兄弟自然成了媒体聚焦的“新闻主角”。随着报道的深入,中山好男儿救人的“大爱故事”从南粤大地走向全国,在社会引起极大反响,人们纷纷对中山好男儿英勇的“博爱壮举”大为赞赏,称他们是新时期“乡风文明”的“学习榜样”和“平民英雄”。

620,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会长朱明健亲赴中山市板芙镇,对俩兄弟进行了表彰、慰问。朱明健说:“你们见义勇为、勇敢救人的行为,继承和发扬了中山人的传统品德,不但是中山的光荣,也是全省的光荣,你们用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为全省的精神文明建设谱写了一首英雄赞歌。”中山市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海事局、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人也前去看望、慰问了梁氏兄弟。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树宏说:“你们很了不起,为中山人争了光。”丘树宏还说,梁氏兄弟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不仅是中山人博爱精神的体现,也是新时期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值得全市人民学习。

2007914,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梁福根、梁华根“中山市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称号,并通报表扬,希望全体中山市民以两兄弟为榜样,大力弘扬新时期中山人精神 ,树立全国文明城市市民形象,为建设和谐中山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只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去帮人,没有什么好炫耀的。”

“当时情况危险,我们只想到一定要去救人,没想到其他……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争取时间去救人的。我只是一个平民,并不是英雄。”

“如果我再做一次选择,我还是要去救人。”

这些如禾田里的稻子并还略夹杂着泥土芬芳的句子,就是梁氏兄弟面对一茬一茬、有着深厚敬业精神的记者“刨根掘底”的坦率回答。质朴的话语折射着中山人质朴的博爱情怀。

梁福根的妻子梁三妹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说,“他经常危险中救人,有时候也不免担心,但我不会阻拦他,能够帮别人,这是好事。”

梁福根则平静地说:“政府的嘉奖是对我的肯定,但即使没有奖励,今后遇到这种情况,我还会出手相救。”

“博爱 、创新、包容、 和谐” ,这是新时期中山人的精神。博爱壮举在伟人故里中山这片美丽的热土上正薪火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