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中不能缺失“人民”元素
人无信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毋庸置疑,必须始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总开关”出问题,理想信念出现滑坡乃至丧失,必然会站不稳立场、守不住底线、管不住自己,“四风”问题、贪腐现象,便会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许多新课题。在各种考验和挑战面前,更加迫切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固牢信仰之根,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理想信念坚定,最核心的是必须始终做到对党忠诚,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必须听党话、跟党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高级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严重违纪,且党的十八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将这样的干部坚决清除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更是维护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党员干部首先姓党,当然必须坚持做到对党忠诚,但是,个别党员干部狭隘地将对党忠诚异化为了对某些或某个领导忠诚,只知道成天围着领导屁股后面转,总是想方设法献媚讨好,唯领导是从,不管领导是对是错,也一概执行、一律照办,这样的所谓“忠诚”,其实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是最大的对党不忠,更是对人民的不忠。
党同人民,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对党忠诚,也就是对人民忠诚,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做到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一致,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换句话说,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中不能缺失“人民”的元素,不能将党和人民、政府与人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反观时下,个别官员,片面强调或曲解理想信念的本质内涵,甚至将理想信念神秘化、虚无化,认为那就是一个远大的目标、美好的追求,不能自觉地与眼前、当下结合起来,尤其不能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起来,不能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与民争利,甚至与民为敌,背信弃义,最终被党和人民所抛弃,被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党员干部精神缺钙,很大程度上、很多情况下,缺的是民生钙,而最需要补的也是民生钙。少数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精神空虚,沉迷于迎来送往、觥筹交错、拉帮结派,陶醉于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自以为是,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事业,连最基本的为谁办事、为谁说话,都搞不清楚,或者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对人民的安危冷暖不上心、不热心,对群众的诉求期盼置若罔闻、充耳不闻,不能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群众路线丢失,民本意识淡漠。这样的官员,看起来好像很风光、很有派,但是正因为其骨子里没有“群众”的血脉,精神上失去“人民”的元素,不接地气,不得人心,其充其量也就是个官场小人、跳梁小丑。
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就是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持、理解、信任、追随。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充分汲取人民的力量、吸纳人民的元素,才能立得稳、行得久。
(倪洋军)
理想信念中不能缺失“人民”元素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