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主义·大家谈
社会主义将启动并引领21世纪的世界经济
东方金融
20151019
3天以前,
“按照合作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依托普惠经济和后市场经济初步成果,创立新社会主义理念: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外,依托世界过剩资金和过剩资源,创立覆盖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普惠经济,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经济增长;在经济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同时,消解滞涨型金融危机。其核心是创立社会主义的金融财政制度。”
以上更新表明,我们刚刚完成了一项设计,作为一家之言,我们开始并陆续公开我们的研究成果:
我们设计了一架新的“经济机器”,叫“社会主义普惠经济”。其输入和使用的“原料”是市场经济的过剩产品,过剩产能,过剩资产和过剩劳动力(简称过剩资源),按照合作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同感社会人的操作下,根据消解各种市场经济缺陷的具体要求,首先以公共产品的形式,将全世界的过剩资源平等分配给全世界每一个人,然后,根据消解各种市场经济缺陷的具体要求,形成各种社会主义的普惠经济,普惠经济按供应链向上传递需求,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市场经济增长。
在这里,市场经济,也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架机器,其输入和使用的是世界上的稀缺资源,按照资本至上,效益效率优先的原则,在理性经济人的操作下,按照人们的各种私人需求,生产私人产品;为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征缴税收,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部分满足人们公共产品需求。由于税收来自经济,是经济的减量,在经济疲软时,税收不足,必然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
中国和世界许多经济学家不约而同指出,在通货滞涨和社会分配不平等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消解通货滞涨的最佳选择应该是发展公共产品。但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使用过剩资源发展公共产业,由于公共产品效益不足或者没有效益,违反了资本对效益的诉求。
我们正是在通货滞涨这种情况下,设计了以过剩资源发展公共产品的社会主义普惠经济制度。毫无疑问,以过剩资源发展公共产品的关键是设计将过剩资源包括过剩资金导入公共产业的,社会主义的货币和财政制度。
我们综合了凯恩斯、格赛尔、列特尔、格列柯、席勒、里夫金等的专家的研究成果,设计社会主义的货币和财政工具——“普惠票据”,设计了“普惠票据”的载体,即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的金融和财政机构——“普惠票据银行”。
在世界银行统计的214个国家和地区中,高收入国家和中国合计有8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27.64亿,占世界38%,GDP63.27万亿,占世界81%。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和地区有82个,人口34.58亿,中世界48%,GDP6.38万亿,中8%。
如果按人发行普惠票据,中低和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公共需求将足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而高收入国家和中国过剩资源也足以满足全世界发展公共产业的需求。
由此,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切入,从设立世界普惠票据银行入手,从发行世界普惠票据开始,以社会主义普惠经济为发动机,我们将有可能将世界经济带出通货滞涨的阴霾。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普惠经济,将可能启动并引领21世纪的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