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领域整合彰显国家战略
继国核技和中电投合并后,核电领域又将出现新的合并。这一次合并的主角是中国核工业集团(简称“中核”)和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从股宝宝金融了解到在跟随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之际,中核集团副总经理俞培根对外表示,国家要准备成立“华龙公司”,将中核和中广核目前各自研发的“华龙一号”技术都整合到该公司中,负责将来“华龙一号”技术在海外的推广、开发工作。
近期,核电领域两起合并,为做大做强核电央企创造了条件。中航工业则宣布拟拆分航空发动机板块成立新央企,被业界解读为瞄准三大国际航空发动机巨头罗罗、GE和普惠,打造中国的航空发动机龙头。
航空运输方面,有关部门正在讨论国航与南航的合并。年报数据显示,国航和南航2014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48.26亿元和1083.13亿元。根据Flightglobal的机队数据库,2014年底国航与南航分别有322架和472架飞机,机队规模分别在全球排名第十和第五,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航空公司共有967架飞机,第二名达美航空共有785架飞机。
优质存量变创新增量
相比于国航与南航整体合并的消息,将三大航的货运板块抽出来单独成立航空货运公司的消息流传已久。在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席间,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周来振透露:中国三大货运航空公司将合并,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目前此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将成为全球第四大、亚洲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
重组的模式,都颇为类似:即将央企存量资产中优质或者具有发展前景的板块单拿出来作为“创新发展”的增量。将优质存量变为创新增量,是实现顶层方案‘三个一批’精神中‘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途径,也是本轮央企整合的一种新趋势。
由三大运营商共同出资组建的铁塔公司就是如此,由铁塔公司统一筹建设通信铁塔设施后,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还有中远、中海集团正在停牌筹划的重组,据悉,双方谈判的焦点就是合并两家集团的集装箱航运业务。
央企集团内部板块梳理提速
在央企外部重组案例与日俱增的同时,央企集团内部的板块梳理也在加速进行。有些内部梳理或是在为外部重组做铺垫。例如中铁二局(11.96, 0.00, 0.00%)与中国中铁(13.16, 0.11, 0.84%)的重组,进一步打开了中国中铁与中国铁建(16.19, -0.18, -1.10%)的重组预期。
中铁二局发布停牌进展公告称,初步确定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为中铁二局间接控股股东中国中铁,交易方式初步确定涉及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重组的标的资产为中国中铁工业制造板块相关子公司股权,但涉及资产范围尚未最终确定。此前,中国中铁也于9月份的公告中披露了与中铁二局的重组计划。
中国中铁,注给中铁二局的工业制造板块在其自身2015年中报中仅占营收的2.33%,属边缘业务,却对中铁二局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从中国中铁来看,虽然工业制造板块是优质业务,但是在其庞大的集团内,相对于基建建设、房地产等主业来说,营收贡献度很小。此次中国中铁剥离边缘的工业制造板块的同时吸收中铁二局与之相重合的业务,有利于中国中铁做大做强铁路基建,与中国铁建形成内外分明的双龙头行业格局。
国药集团,旗下两大上市公司,国药一致和现代制药也自10月21日起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国药一致公告称,实控人中国医药集团和控股股东国药控股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经营业务的重大事项。现代制药则称,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经营业务的重大事项,可能涉及重大资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