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前总理朱镕基和温家宝纷纷露面,引起舆论关注和公众热议。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5年会议上周举行,会议期间,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朱镕基会见与会委员。另据“长安街知事”公众号消息,朱镕基近期还返回清华大学校园,挥手向在场的师生致意。
据澎湃新闻网报道,2000年10月,在前国务院总理、清华经管学院时任院长朱镕基的推进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如今该委员会成员包括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跨国公司董事长、总裁或首席执行官、世界知名商学院院长、国内标志性企业家,以及中国的财政官员。朱镕基现为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
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去年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披露,“朱镕基2001年卸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但他到现在还一直是顾问委员会的名誉主席。顾问委员会会议算上今年已是第15个年头,他连续15年每一次顾问委员会会议时都要见这些顾问委员,听取他们每一个人的意见。”
退休后,朱镕基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也不再担任任何实质性职务,因为他“不想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到时没有时间再遗憾”。朱镕基深居简出,异常低调,大多时间都闭门谢客在家读书,不再在公众场合露面。他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甚至还常以“一介草民”幽默自称。
朱镕基非常注重晚节,视清名高于一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朱镕基从小就会背诵这段箴言,且始终坚持,同时他似乎更希望每个退休的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朱镕基在位时还说:“我希望在我卸任之后,人民能记得我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人民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做一个清官,是朱镕基在这个贪腐泛滥的时代做人为官的基本底线,然而这个基本底线,又有多少官员能够持守?
温家宝的露面是在10月14日媒体全文公开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有媒体公开了温家宝在母校南开大学2014年的讲演全文。该讲话与习近平的讲话都在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前总理依然心系国政。
10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杜润生先生追悼会上,温家宝也亲自前往送行。10月24日,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译者家草婴在上海过世,,温家宝“惊闻噩耗”,当晚就写信给草婴妻子表示慰问。媒体纷纷转载信中内容,“2004年收到草婴赠送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对于草婴的离世,“深感悲痛”等。
9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访美期间,温家宝前往河北张家口市的宣化、张北、万全等县中小学校讲课并与学生交流,而陪同人员是接任已落马的周本顺的河北新任书记赵克志。
前总理纷纷露面也引发外界各种解读,意味着两位务实的总理依然在默默关注中国的改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