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联储公布了不加息的决议后,市场的反应呈现了不同的结果;美元逆市上升一度造成了金银的回落;过去的一周才是市场最终解读该消息的影响的关键时刻。所幸截至9月25日周收盘为止,金银再度扳回一局,上涨到1146美元附近收盘,白银也强势收盘在15.1美元附近。
从本次金银最终反弹的影响因素看,其实是多方面的,虽然美国不加息是直接助推因素,但是还有其他因素也构成了基础支持。梳理这些因素对于后期判断金银是否能继续反弹非常关键。
1. 全球经济陷增长陷阱宽松货币依然如故
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形势除了美国外都不是好,紧跟美国的英国在9月中旬开始就麻烦不断,由于低至零水平的通胀数据导致英国央行的加息成为不可能,市场对此已经感到绝望;而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讲话也认为,紧缩政策仍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欧洲的经济情况更糟,虽然希腊的债务问题得到了缓解;但是政府更替后的前景依然是未知数。自从今年3月份开始实施量化宽松以来,经济的走势得到了企稳,但要说增长强劲依然遥遥无期。难民危机和德国大众的汽车尾气造假对欧洲来说都是麻烦不断。
有鉴于此9月18日美国联储议息会后申明清楚的对此表达了担忧,这也是联储不敢提前加息的前提;如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陷入麻烦,美国即使加息也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所谓全球经济一盘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经济有问题自然就有避险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到了7月底8月初金银的价格再也无法下跌的基本支持因素。如果这个因素维持到年底都没有更大的改善则会对后期的金银价格构成较强的支持。有花旗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2016年全球将陷入衰退,似乎也是长期利好的表示。
2. 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和低迷支持了金银
代表全球大宗商品一揽子指数的CRB指数如今长期徘徊的390点的5年以来的低位;几经反复的调整始终不见反弹的迹象;而铜和螺纹钢等品种的价格也持续走低;沪铜1511合约一周跌幅高达4.2%。
中国PMI数据持续走低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库存压力庞大等等,这些变化也是今番联储议息会议上关注的焦点。外媒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同美联储议息将中国作为重点有关。美联储对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对大宗商品原材料需求做向下修正。
以往大宗商品和金银的价格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因为二者的走势都有个明显的对手就是美元的强弱;美元的强弱将金银和大宗商品紧密的联系起来。但这个逻辑要看环境和经济走势的背景,在当前需求低迷和过剩导致的价格走低时,金银就会起到避险属性而和大宗商品分道扬镳。
因此,这类价格的低迷目前看对金银的走势是起到了基础支持的作用,虽然非直接能刺激和助涨的关系那么强烈,但是对于低迷的价格也是能起到起码的企稳作用。未来需要密切关注这类商品价格的走势。
3.机构持仓增长筑底能有效支持金银反弹
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的持仓在9月9日略微减持后,一直持稳在678.18270吨附近,从9月22日开始旅行增持;连续四天增持到当前的684.14037吨附近。结合8月以来的最低从667.69444吨相比,一个多月的增持达到了11吨之多,基本告别年中大幅减仓的操作手法。
从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公布的最新CFTC的持仓看,截至9月22日非商业性净持仓为21578口;商业性未平仓的合约也大幅增长到419304口;总体趋势相比9月15日持仓数据都有大幅的走高。
机构持仓将极大的改变空头的施压,同时不断增持的行为将为投机性持仓带来支持和引导;而从央行的持仓数据看,俄罗斯央行的增持似乎也从侧面验证了实物需求的改善,联袂机构持仓则将对金银的走势构成基础上涨支持。
4.美联储推迟加息继续为金银上涨留空间
美联储推迟加息后面对市场的质疑,联储主席耶伦在周四晚间表示了年底推行首次加息的坚定语气,认为宜早不宜迟;的确货币政策的调整非常讲究时机问题。过早推出加息在则有可能打击股市和投资性的需求,但是过晚升息则会对通胀走势应对不力;让经济健康的运行而不是流动性日益泛滥这是联储需要积极考虑的。
因此无论联储官员如何表明加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加息的事实是存在的,这就像8月初的联储官员讲话一样;当时讲话的预期和结果就如同现在这样,又能如何呢?最终要靠经济数据来说话。
季节性的因素正在发挥独特的作用,如果随着实物需求的逐渐增长,结合前面几个因素的分析,将对金银的价格构成重要的支持。不过,考虑到美国的经济数据走强任何意外的因素也存在,这也就是在保持乐观的基础也要跟上波动的节奏才能抓住当前的金银走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