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突然拉升 央妈通过交易表达啥?


 “市场因素之外,央妈还是用‘手’助推了一下。” 11月16日,一位金融机构首席分析师称。

他指的是,这天在岸、离岸人民币盘中15分钟的离奇大涨。市场因素,是指“央行外汇占款意外转正+加入SDR(特别提款权)”。

不过,今天午盘,即期人民币对美元小幅下跌,报6.3744,市场认为,技术面看跌。尽管这天的人民币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高开10个基点,报6.3740。

话说,央妈用交易方式表达汇率意图,其又将如何影响你手中的人民币汇率?6.40和6.45或更多、更少?

“十连跌”之后 谁在卖美元?

11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750元,较前一交易日再跌95个基点。市场惊呼——人民币“十连跌”,即连续10个交易日中间价低开 、创2008年12月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当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6.3994,涨57基点;汇差从早间的逾400点缩窄至250。即期人民币对美元报收6.3724元,较前一交易日升16个基点。

但,这57个基点、16个基点可谓来之不易。可能蕴涵强势人民币的政策意图。

是的,中国果然在践行人民币不参与竞争性贬值的承诺。只不过,这一次的表达方式可能是交易价而非中间价。

11月16日这天,神奇的下午2:30又出现了。离岸人民币(CNH)暴涨近280,在岸人民币(CNY)尾随突涨130点。如果按照当日走势,人民币对美元曲线或双双走软。

甚至有市场人士用“感天动地”来描述人民币曲线突然的拉升。

那么,谁在卖美元?有报道称,大型中资银行在6.4190-6.4200区域主力卖出美元/离岸人民币。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市场因素,即央行外汇占款意外转正与加入SDR(特别提款权)的助涨。

“人民币意外大涨,应该和人民币即将加入SDR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中国银行(香港)发展规划部副总经理鄂志寰分析。其逻辑是,在人民币加快履行储备货币的总体背景下,各国央行和主权基金对于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明显上升,一定程度上会推动人民币汇率趋强。但是在八月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大程度由市场主导,资本账户开放的加快,也使影响汇率因素更复杂,汇率的波动性也将不断放大。

在鄂志寰看来,美元指数波动趋势和央行干预行为的改变是当前影响市场最大的变量。SDR不确定性基本可控后,央行对人民币波动幅度容忍度上升,干预频率可能下降,市场也在测试央行的底线。

其实,就在十多天前,人民币中间价曾上演“过山车”一般的走势。如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154,飙升341个基点,创下2005年7月以来最大单日升幅;但次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3310,较上一交易日贬值156个基点。

“虽然16日下午2:30时,盘中拉升人民币的痕迹很明显;但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一定就是央行干预所致。更多迹象表明可能是离岸市场‘草木皆兵’。”一位金融机构宏观分析师说。他注意到,这其中,也不乏有跟风而动的对冲基金,它们的资金头寸很薄,不敢妄动,其策略通常是察言观色——观察央行的言行举止,踩点谨慎操作。

因此,当时,除了大型中资银行在卖美元,这部分的离岸人民币对冲基金可能也在跟风抛售美元。

一个必要的日子

某种程度上,“811”汇改之后,中间价日趋市场化,在必要的时候,央妈也许希望通过交易价来传递对汇率的政策意图或监管思路。

事实也许如此:在一些交易员看来,其对中间价的关注度较此前明显降低。“今天的收盘价昭示明天的中间价,除非晚上美元有特别大的异动。”

显而易见,11月16日也许就是一个必要的日子。其一,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虽说短期波动不具代表性,但“十连跌”或易引发预期的转换,因此需要管理好预期。

其二,上周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就SDR审查发表了支持人民币“入篮”声明。就此,央行称,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的声明。中方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有助于增强SDR的代表性和吸引力,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和世界是双赢的结果。中方希望各方支持人民币加入SDR。中方期待并尊重11月30日执董会讨论的结果。

这暗示人民币被纳入SDR进入倒计时。那么,于情于理,市场或官方也许不愿意看到,即将“入篮”成为英镑、欧元、日元和美元之外、第五种国际储备货币的人民币短期走贬。加之,央行外汇占款意外转正。因此,或许有此强势货币的内在诉求。

但是,如果倾听市场的声音:未来会有多少像16号这样的必要日子呢?央妈需要在市场与汇率意图之间做出平衡与选择。有一种声音在说“货币升贬应由市场说了算”。事实上,按照当天的汇率曲线走势表现,大多数交易员认为人民币或逐步走软。而且,全球货币在对美元贬值的背景下,如,截止17日13:45,美元指数冲至99.60,年初至今的涨幅为10.3%;此时,非美货币几乎全线下行。如此,欲保持世界第二强货币的人民币之成本代价到底是什么?

似乎一切都还是谜。但市场化改革进程不容置疑。

“ 预期IMF执行董事会将于本月31日公布具体决定,而产生积极结果的概率很可能已经超出了我们之前评估的80%。”大华银行报告指出,“利好结果将是对中国市场改革开放努力的一种认可,类似于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及后来崛起为经济强国。”

不过,“短期上行可能不会持续太久,还有可能会推迟,原因是新货币篮子有可能会延后实施。”大华银行称。因此,其继续预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2015年底和2016年底将分别为6.40和6.45,同时会密切关注人民币交易区间或将扩大。

鄂志寰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及美元走势两大因素交替作用,此消彼长,推动人民币在6.40附近上下调整。

不管怎样,“长期看加入SDR同时伴随资本项目开放会增加国际上对人民币的配置需求,无论是被动配置还是主动配置资产大类方面,可以对冲一部分美元大幅升值趋势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同时开放的越多,市场的作用越大,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断提高控制汇率风险的能力。” 鄂志寰说。

也因此,必要的干预日子不会是一种常态;汇市风云难测的当下,提升汇率风险的管控能力才是市场主体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