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竖一
诚如2015年11月17日环球时报网有关报道所讲,巴黎连环恐怖袭击惨剧引发全球反思,“文明冲突”、“制度性矛盾”、“外交失策”和“经济不平衡”,不同背景的人士对事件根源提供了自己的看法。日前,美国情报界的新旧官员也逐渐拿出了自己的解释——怪斯诺登乱泄露情报。
纵观相关新闻,法国总统奥朗德、美国总统、俄罗斯总统等西方国家的领导人,却不像上述反思人士那样地“纸上谈兵”,而是迅速地直接动用其权力,对巴黎连环恐怖袭击惨剧的制造者“伊斯兰国”采取了军事行动——以武力的方式予以打击或报复。
据新华社报道,11月1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巴黎西郊凡尔赛宫举行的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就11月13日发生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在两院议员面前发表了演讲。在对内政策方面,首先,奥朗德要求议会就国家“紧急状态”延长至三个月。其次,奥朗德还希望修改国家《宪法》。另外,奥朗德提出法国国籍制度修改。此外,奥朗德宣布在司法和安全部门新增8500个工作岗位。对外方面,奥朗德说,法国已处于战争状态,极端分子的行动是“战争行为”。他表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今年以来已在多个国家发动恐怖袭击,已威胁到整个国际社会。他呼吁尽快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通过决议打击极端恐怖组织。奥朗德还表示在未来几天将会见奥巴马和普京以团结国际力量,联合反恐。奥朗德还呼吁欧洲应该行动起来,其特别提到欧盟条约第42条中的“当一个成员国受到威胁,所有成员国应当与其团结一致”。奥朗德认为反恐的行动应是全欧洲范围的。奥朗德在演讲中还表示,希望加强对欧盟边境及领空的管控。奥朗德指出,法国将强化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在未来几周继续实施空袭,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将于本月19日前往地中海东部靠近叙利亚的地区。
另有权威消息表明,11月17日,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宣布,其他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向法国提供军事援助。
由此可见,未来会有更多国家的军事力量,对“伊斯兰国”这一巴黎连环恐怖袭击惨剧制造方进行多管齐下的“外科大手术”。
如果孤立地看巴黎连环恐怖袭击惨剧,那么,即使全世界所有国家、人间全部的正义力量,一起对“伊斯兰国”等组织及其成员予以严惩,也是应有之举。
然据2015年11月16日《环球时报》报道,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说,叙利亚一直愿意同各方加强反恐合作,如果法国政府有意反恐,应当先与叙利亚建立政治互信,展开军事层面的交流。“可惜的是,法国政府至今未能展现诚意”。
直言不讳地说,正由于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不时地未经联合国授权,就打着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帮助建立民主政权或搜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旗子,一再对伊拉克、叙利亚等主权国家“擅自”发动战争,加重后者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动荡不安,从而导致严重的难民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甚至也为“伊斯兰国”等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美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客观上几乎一直主要负责推翻人家的原有政权,而在和平建国等方面则鲜有积极的作为,甚至是给燃起战火国的人民帮倒忙。
但是,包括美国、法国等在内的一些西方,至今还是迷信武力、崇尚战争。此类以暴制暴的方式,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这点,从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连环恐怖袭击后“伊斯兰国”发表的有关声明即可得到印证。其声称:这是法国对“伊斯兰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后果,法国及其追随者将继续作为“伊斯兰国”的主要目标。
实际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得非常好,那就是,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我们应该加强联合国在国际反恐行动中的协调作用,形成反恐合力。国际社会应该致力于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解决恐怖主义根源问题,实现标本兼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像11月17日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古特雷斯所言,将恐袭归咎于难民是“极端荒谬的”,“难民本身就是恐怖主义的第一受害者,不该为发生在巴黎、贝鲁特等地的恐袭事件负责”。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目的不仅是想让欧洲敌视难民,更试图在欧洲内部造成社区、族群、国家之间的相互对立。
还有,事实正如联合国难民署发言人弗莱明在日内瓦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言,抵达欧洲的绝大部分难民都是为了逃离迫害和冲突的致命威胁,“许多难民都是为了逃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甚至就是为了躲避那些与巴黎恐袭密切相关的恐怖分子。” “我们对将难民当作一个团体进行妖魔化深感不安,这种危险的举动只会导致仇外心理和恐惧。欧洲面临的安全问题极为复杂,难民不应成为替罪羊,也不应沦为此类悲剧性事件的二次受害者。”
可不幸的是,包括美国等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目前却接二连三地拒绝接收来自叙利亚等国的难民,或者在有关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方面以偏概全。
尤为注意的是,从古到今,整个穆斯林世界给人类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譬如,阿拉伯人是举世公认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使者”。
还有,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何况,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同为亚伯拉罕的后人,即就很大程度而言,无论是美国、法国等西方人,还是叙利亚、伊拉克等亚洲人,事实上同是一个祖先。换言之,信奉这些宗教者,其实都是“兄弟姊妹”。正可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但令无数人遗憾而愤怒不已的是,面对“伊斯兰国”制造的恐怖袭击惨剧,包括西方某些国家,以及部分意见人士等在内的多方,却有意无意地渲染所谓的“文明冲突” 、“制度性矛盾”、“外交失策”等论调,而于客观上掩盖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对外强推一些军事行动方面所犯的错误或导致的问题,并肆意加大了对穆斯林世界、伊斯兰教的打击面。
不可否认,“伊斯兰国”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国际社会合力打击后,一定会严重受挫,甚至一蹶不振或者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实际上都一再雄辩地表明,武力并不能根治恐怖袭击问题。也就是说,就算国际社会联合使用武力彻底消灭了“伊斯兰国”,只要产生恐怖主义的土壤还在,只要西方一些国家动不动就对一个主权国家擅自使用战争手段的逻辑还在,只要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有关问题还在,那么,将来还会涌现出更强,甚至更多的“伊斯兰国”。有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文/罗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