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仲裁中国南海纷争有无效力?


   针对海牙仲裁法院裁决有权审理菲律宾就南中国海主权争议提出的诉讼, 中国外交部昨天发表声明,称海牙仲裁法院的裁决是无效的,对中方并没有拘束力。

舆论认为,海牙仲裁法院做出有权审理南中国海争议的裁决,或许是在配合美国军舰本周进入中国扩建岛礁12海里的行动。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在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理查德森视频通话时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继续无视中方关切,我们将根据需要不得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主权和自身安全。”

中美两国目前正就南中国海“自由航行”问题争执不休,海牙仲裁法院做出有权审理南中国海争议的裁决,肯定让中国不高兴,认为这是“反华势力”借机将中国南海问题国际化,并联手向中国施压。

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围绕黄岩岛等南中国海岛礁的主权纠纷不断升级。2012年,中国实际控制了黄岩岛;2013年,菲律宾向海牙国际仲裁法院提出仲裁申请,要求法庭确认黄岩岛是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并宣布中国1947年提出的“南中国海九段线”无效。今年7月,海牙国际仲裁法院举行了“仲裁案听证会”,菲律宾多名政府部长出席。

海牙仲裁法院前天发布声明说,通过审议菲律宾提交的申索,该法院认为这一案件反映了“两国间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解释或应用出现的纷争”,因此属于该法院管辖的范围。

但中国一向坚持其“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多次表明“不参与、不接受”第三方涉及南海主权问题的裁决,拒绝参加海牙国际仲裁法院的听证会。外交部在声明中说,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利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为历届中国政府长期坚持,为中国国内法多次确认,受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保护。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中国不接受任何强加于中国的方案,不接受单方面诉诸第三方的争端解决办法。

声明强调:“菲律宾滥用《公约》强制争端解决机制,单方面提起并执意推动南海仲裁,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挑衅”,“菲律宾企图通过仲裁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不会有任何效果”。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昨天在记者会上强调,中方不会参与、也永远不会接受相关仲裁。菲律宾的目的不是通过和平方法解决南中国海争端,而是要否认中国在南中国海的主权。这不是问题的解决方案。

《环球时报》昨天发表社评指出,中国在南沙自己实际控制的岛礁上通过陆域吹填扩建出带有几千米长跑道的岛屿,把中国国土的实际前哨前推了几千公里,到达南沙一线。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延伸和跨越。中国的现代工程能力起了决定性作用。

海牙仲裁法院是联合国的司法裁决机构,根据《国际法院规约》于19462月成立,位于荷兰海牙。国际法院的主要功能是对各国所提交的案件做出有法律约束力的仲裁,或在联合国大会及联合国安理会的请求下提供咨询性司法建议,也还可以审理涉嫌违反国际法的案件。

中国是联合国拥有否决权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于海牙仲裁法院卷入中国南海纷争,当然不能接受,也不会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