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舆论场有一种说法,由于朝鲜是中国唯一正式的条约盟友,也许用不了多久,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将会搞出一个大动作——进行就任最高领导人以来的首次出访,或者说外交“首秀”,其地点就是中国首都北京。
日本《每日新闻》10月31日援引北京消息人士的话说,中朝两国正在就金正恩明年上半年访华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事宜进行协商。朝鲜30日宣布,将于明年5月初召开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朝鲜打算在党代会召开前实现金正恩访华,作为劳动党领导层的成果加以宣传。
与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不一样的是,尽管金正恩上任已有三年时间,但他以来从未出过国,也很少有外国领导人到朝鲜访问。不过,他的一举一动却引起舆论场的关注,特别是今年几次国际重要活动事先都预测既然朝鲜接受了邀请,那么金正恩就有可能参加,然而这些场合没有出现他的身影。
今年以来,金正恩放弃印度尼西亚政府邀请,没有出席4月24日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纪念活动;放弃俄罗斯政府邀请,没有出席5月9日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后,其外交“首秀”中国的说法在舆论场流传开来。但金正恩并没有出席北京“9·3阅兵式”,而是派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崔龙海出席。
不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10月10日至12日访问朝鲜期间,在与金正恩会面时转交的习近平亲署函中有邀请他在合适时候访华的内容公布后,金正恩访华再一次引起舆论场和外交专家们关注,各种猜测也层出不穷。有的韩国专家甚至断言,金正恩很有可能会在明年2月份访华。
韩国朝鲜大学院大学教授梁茂进认为,如不出现意外,预计金正恩将会在2016年2月中、下旬访华。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2月7日至13日是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全国放假7天,无论是中国,还是朝鲜都要欢度这一传统的节日。在春节过后,3月5日中国“两会”之前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这期间外交上的一些安排都是极适合金正恩到北京来访问的。
这位专家的预测当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也说明一点,金正恩是否出访,是否将外交“首秀”留给中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一些人也常拿金正恩与其父亲、已故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比较。金正日在2011年12月逝世前经常访华,从2000年到逝世,共访华8次,其中7次非正式友好访问,一次过境顺访。
然而,金正恩却没有像父亲那样,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金正恩比习近平早一年担任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本来他可以利用2012年习近平上任的机会,到中国走走看看,一方面与习近平等中国新领导人建立友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成为他获得新的援助、打破朝鲜外交孤立的最大舞台。令人遗憾的是,他并没有这样做。
一些观察家认为,刘云山一个月前访朝表明,中朝两国已经开始致力于改善关系。中国重新认识到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制定了以经济为中心加强中朝关系的政策。朝鲜在维持金正恩领导体制的稳定方面,与强调拥有核武器来刺激中国相比,争取中国提供更多的援助才是上策。况且,中国也重新评估了朝鲜的战略价值,确认了促进地方交流和经济交流等方针,以改善中朝关系。
作出以上这些评估,是否能应验金正恩明年二月“首秀”中国,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中朝关系近十年来出现了太多的变数,尽管有刘云山访朝,为改善双边关系打下了一定基础,但金正恩是否作出真诚的回应,人们还不得而知。
当然,金正恩要实现明年访华愿望也并非易事。中方在邀请他之前,必然会提出一定的条件,至少要求他打破目前中朝关系的僵局,并在朝核六方会谈问题上做出让步。如果他还抱着核大棒不放,其强硬立场不软化,那么,我们真不知道中方是否能满足他的中国外交“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