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央行11月19日通知,为加快建设适应市场需求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探索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发挥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结合当前流动性形势和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决定于2015年11月20日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7天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分别调整为2.75%、3.25%。
与此同时,央行昨日还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逆回购规模稍有放量,央行公开市场本周净投放100亿元。
SLF是央行的一种提供流动性的工具,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期限为1-3个月,缺钱的机构可以跟央行申请,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相比央行其他投放流动性的工具,SLF的一大特点就是由金融机构主动发起,也就是说,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如果缺钱,就可以直接与央行进行一对一的交易。
对此,股票分析师们激动不已。他们表示,在IPO即将开启的当口,央行SLF和逆回购政策都来得太及时,未来股市行情会在资金面较为宽裕的情况下重心不断上移,年末市场的吃饭行情值得期盼。在当前市场利率不断走低的情况下,股市自然不会缺乏吸引力,不过投资者风险偏好有待进一步恢复。
不过,也有很多人声称对央行的作法没有看太懂。因为从近期流动性来看,整体仍较为平稳。尽管临近年底,但资金面尚未出现趋紧的态势。18日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持平于1.77%,7天回购利率则下行5BP至2.27%,跨月的14天回购利率上行5BP至2.66%,1个月和3个月则分别持平于2.67%和3.05%。显然,在资金市场并不差钱的情况下,央行释放流动性SLF工具就值得玩味了。
据悉,我国的SLF在2013年初创立,同年6月,银行出现“钱荒”时,央行曾小试牛刀。SLF工具与存款准备金相当,都是补充市场流动性。有所不同的是:其一,存准率下调是没有期限的,而SLF是有期限的,期满后资金要被央行回收。其二,存准率是央行主动下调,而SLF是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向央行交纳抵押品的方式主动发起的。
那么,在当前资金面并不太趋紧的时候,央行为何要动用SLF工具呢?难道真的是为了“呵护股市”吗?显然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下调SLF利率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对市场预期有引导作用,能进一步强化利率走廊的概念。也就是说,目前实体经济形势仍然堪忧,为了降低其融资成本,央行此时通过SLF的利率方式,设定了利润走廊的上限,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避免资金利率在年底前出现大幅波动。所以,SLF此时推出,央行主要是想降低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的融资成本。
再者,虽然国内市场目前并不差钱,但种种迹像表明,美联储12月加息在即,目前国际市场对美联储年末加息预期十分强烈,为了避免美联储加息后,大量游资离开中国,造成国内流动性突然性紧绷的局面,央行这次下调SLF利率是一个前瞻性的预期,以确保市场流动性平稳。
最后,本次央行下调SLF利率,有助于缓解流动性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这将惠及类似城商行这样的中小金融机构,使其在年末不至于发生“钱荒”。而中小型金融机构往往是扶持中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的主力。
从表面上看,央行每周都有逆回购来补充市场流动性,但如此的公开市场操作一般都只能传到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如果“二传手”传得不及时,小的城商行就会出现流动性问题。而SLF可让分支机构直接交易,有助于缓解流动性的不均衡。
央行此次动用SLF工具既想在短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流动性分布不均衡、构筑利率波动走廊,引导资金市场利率下行、对美联储加息也有一个前瞻性的应对措施,同时又不想在中长期内给市场造成流动性泛滥的误判,可谓是用心良苦。应该说SLF这样的创新型工具要远比降准要高明许多。央行的本次SLF并不是对A股市场有多么的呵护,而更多的目的是防止中小金融机构出现钱荒,以及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问题。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也可输入:不执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