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司徒庙的潜教
喻建国
苏州香雪海附近有光福司徒庙,庙不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庙园里的四棵古柏树它们分别被命名为清、奇、古、怪。据说这四棵柏树均为邓禹手栽,树龄已达1900年,现在四棵古柏仅一棵屹然挺立,另外三棵均遭雷劈,或成两半,或卧倒在地,也因此形成了怪异的造型,这三棵树依旧活着,在这里透射出生命活力的万丈光芒。乾隆下江南时为这四棵古柏题书“清、奇、古、怪”四个字,也就因此这四棵古柏名扬天下。著名作家田汉于1964年1月到此一游,写下“裂断腰身剩薄皮,新枝依然翠云垂,司徒庙里精忠柏,暴雨飚风总不移。”
我曾到此多次,上一次是和静安区教工退管会的负责人王荣奎 、《静安退教月报》主编陈国栋等同来,还一起拍下一张照片。时过境迁,又是一番天下。妻也到此多次,我们两人同来倒是第一次。清者,虽日月风雨,依旧挺拔刚俊,叶翠枝壮;奇者,虽苍老,遒劲迈,主干破裂,真空其腹,宛如剖开的瓠瓜,其空间之大,可容人立;古者,像一位秃老,不仅头顶无发,而且浑身少皮,皱纹密布,又好像万根绳索缠身,几乎全部将其包裹了起来;怪者,因遭雷击劈成两爿,一爿远离母体后落地生根,呈卧地三曲,另一爿则还为母体本身,就地卧倒,如蛟龙昂首。
邓禹(公元2年-公元58年),字仲华,东汉初年的军事人物,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邓禹十三岁能背诵《诗经》,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新莽地黄四年,公元23年),刘秀奉命平定河北,邓禹人在南阳新野,星月赶赴河北追随刘秀,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刘秀遂“恃之以为萧何者”。他协助汉光武帝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后汉书》中,邓禹与寇恂同列一传。刘秀对其评价:“深执忠孝,与朕谋谟帷幄,决胜千里。……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效尤著。”司马炎对其评价:“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哉。” 李世民的评价:“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我有玄龄,犹禹也。”
司徒庙中现在还有邓禹草堂,虽是现在翻造,但是古色古香,内陈也颇独到。特别想一提的是那草堂上覆盖的草,极其别致,在别处从未见过。司徒庙是邓禹的祠庙,目前在庙中的碑廊,有《楞严经石刻》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物品。
以前我的多次光临,每次都是走马看花,有时甚至是跑马暼花。这一次和妻一起在司徒庙中却是细细赏来慢慢嚼,历史的味道嚼出古香古味,隽永苍怡,对自我身心也是一次濯洗。
人在世间,若能挺拔当挺立;若遭雷轰电劈身遭难,也当尽力保住殘身,能落他乡再起也罢,能留原处再创辉煌也罢,总得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人活着就得好好活,活得像个人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