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的遐想在飘扬
喻建国
很舒心地很专注地听完一档苏州评弹,这是2015年11月13日我做过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我对苏州评弹的印象始于1946年,那年5月17日我随父母从重庆飞返上海,我出生于上海,1938年随父母去了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随父母去了重庆。返抵上海后,先寄居于小舅舅家,后又寄居于大舅舅家,他们家都喜爱评弹,大舅舅家更甚。我听到那声响总不十分习惯,而且会让我产生颓然的感觉,浑身乏力。
自那以后,七十年来,我都从未认认真真地听过评弹,确实今天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唱开篇的两位都是青年,二十多岁,一男一女,台两旁有长条视屏,唱词会与唱腔同步显示。在聆听评弹的过程中,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了几个镜头:两年前在北欧旅游,很多同游客都十分羡慕北欧人的悠闲,那种慢节奏的生活更是让人羡慕至极。苏州评弹的节奏和音调与慢节奏的生活万分合拍,苏州评弹的音响非常细腻地刻画着慢节奏生活并延绵着慢节奏生活,它的音响的跌宕起伏又极其巧妙地舒展着慢节奏,刻画着慢节奏中的神韵,雕塑着慢节奏中的哲理。若要对慢节奏生活的神韵和哲理获得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似乎只要专注地聆听评弹就能够满载而归。
评弹的音乐旋律平稳舒坦,音韵处理力避亢奋,抑扬顿挫尽在控制范围中,伴奏的琵琶和三弦就像一位陪伴人们走路的老人家,有故事有历史有情节,同时又埋在深深的土堆中,却又稍稍露出一点痕迹,让人遐思不禁。评弹的演唱和伴奏现身于现实的时空中,一点不会和时空中的其他存在争宠,似在又不在地起伏荡漾着,它只是在一边薄薄地相衬着。
在慢节奏生活中它是音响神器,是慢节奏生活存在中的最佳镶嵌饰品,慢节奏生活因为它的镶嵌而变得更加美丽,婀娜多姿。我在想像:在瑞士的少女峰上,上山的火车在咯噔咯噔地前进,音响中放出中国评弹,那是一种多么世界性的融合;在加拿大西部的落基山脉中,旅游汽车在爬坡,音响中送来中国评弹的节奏和音乐,那又是一种多么神奇的世界性融合;在从洛杉矶前往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公路上,两旁一望无边的戈壁滩,这时评弹的音韵响起,请设想一下那又该是怎样一种世界性的融合;……在慢节奏生活中评弹绝对是最美妙的嵌合。
就在这个评弹演出场次中,我的遐想就这样在周边的时空中飞来飘去,苏州吴中旅游服务中心评弹演出场的时空中满满地飘扬着我的遐想,评弹文化,评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妙正在发酵,你相信不相信,我的这些遐想会在某一天真会出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美国西部的爵士音乐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不是就在中国上海大世界的舞台上演唱吗,贝多芬的交响曲不是在中国的大地上经常奏响吗,评弹也会有一天将在贝加尔湖畔的上空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