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林
作为一名武大学子,每当我回到母校,看见那些熟悉的建筑,在郁郁葱葱的山水相连的校园,行走其间,感受她强大的气场,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有一种情思需要表达,有一种无比豪迈的情怀想要抒发。
2013年年底,我和湖北浙江企业联合会蒋红雨书记一起交谈的时候,谈到浙商与武汉大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我说,我从武汉大学的校史中得知浙商对于武汉大学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贡献,沈祝三先生为了武汉大学的建设,曾经做出过巨大的牺牲,为了履行协议,在出现重大漏项和遭遇原材料涨价的情形之下,沈祝三先生用自己的全部身家确保武汉大学建设项目的施工,项目施工完毕,他几乎倾家荡产。沈祝三为了完成建造武汉大学的工程,宁可负债,也不偷工减料,他将多处私宅和砖瓦厂抵押给浙江兴业银行,取得贷款40万元,使武汉大学工程得以继续。整个施工项目前后经历7年,不仅没有利润,而且还出现10多万元(注:为当时的银元)亏损,这笔亏损在当时是巨大的,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在银行的贷款多年之后才还清。武大校长王世杰在开学典礼上特别提到:“他(指沈祝三)的亏累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可惜本校的经费也在十分困难中,无法补偿他。可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感谢他,当时肯以比较低廉的标价,担任这个巨大的而且困难的工程。”
与哈佛大学的捐助人哈佛相比,沈祝三对于武汉大学的贡献绝对不逊于哈佛先生之于哈佛大学。有人做过一个数学上的计算,说当年哈佛先生对于哈佛大学的捐献,折算成今天的市场价值,高达8000亿美元。我也按照同样的逻辑对沈祝三先生之于武汉大学的贡献作了一个计算,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超过哈佛的数十倍!
武汉大学是一座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这种情怀发端于武汉大学的最早的创办人张之洞,传承于闻一多、李世光,传承于历代锐意进取有所作为的校长王世杰、李达、刘道玉、李晓红,传承于接近60万的武汉大学的学子们。我想,那位为了武汉大学建设做出过默默奉献巨大牺牲的营造商沈祝三,他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人,他是一位具有担当精神和牺牲精神的商人,一位了不起的商人,他在武汉大学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说他是武汉大学的哈佛先生,当之无愧。
既然哈佛大学可以为它的奠基者哈佛建立一座雕像,为什么武汉大学就不可以为她的建设做出过巨大牺牲的沈祝三先生竖立一座雕像呢?
蒋书记说,郑秘书长,你是武汉大学的铁杆校友,又是武汉大学武汉校友会金融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就请你向武汉大学的领导汇报,转告我们浙江商会的一个愿望,湖北浙江商会愿意为沈祝三先生在中国最美大学竖立一座雕像,希望武汉大学划出一块地,由我们出钱来修建。我当时非常感动。我说,我一定转告这个意见。
不久,我向学校有关的领导转告了蒋书记的这个想法。但是,我被告知,浙江省人民政府以及宁波市人民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件事,希望由政府出面与武汉大学协调办理此事。于是,我把这个信息转告了蒋书记,蒋书记再次表态,无论如何,沈祝三先生在武汉大学的雕像,还是要由浙江商会出资修建。这样,体现出新一代浙商对武汉大学这所名校的情怀,这是浙商文化的传承,也是新一代浙商对于沈祝三先生的最好纪念。这样,将会把浙商与湖北、与武汉大学之间的传统友情发扬光大。
迄今为止,在我的母校,在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之内,还没有为伟大的浙江商人沈祝三先生竖立起一座雕像,多少有些遗憾。
今天晚上,蒋红雨书记打电话告诉我,说这件事已经有眉目了,经过多方努力和反复沟通,有关各方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在2016年,沈祝三先生的雕像一定会在美丽的武汉大学校园竖立起来。为此,我感到一丝欣慰。我也深信,老校长王世杰先生应再无遗憾。
沈祝三先生,精神不朽,你的奉献精神也早已融入珞珈学子的血液。
(郑友林 经济系80级校友 武汉校友会金融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