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机构领导者的管理视角(11月4日)
关键词:平台 视角 管理
做企业就是在搭建平台,不管是在技术上、在团队上、在流程上、在协作上、在客户体验上、在形象传播上,所遵循的都是平台型的游戏规则。企业所实现的功能、所销售的产品,所推广的服务,都涉及诸多角度与层面的关系建立与优化问题,核心是平台搭建与维护优化问题。
平台形象与企业实力并不单纯体现在所租用的办公场地上、注册资金与经营资质上、所组建的团队规模上,而更多的体现在形象树立的立体化、客户资源与协作资源的体验感,危机预警与风险管理系统的完善上、从法律服务到财务税务服务的意识高度与深度,以及对异己的包容态度与心胸上。
平台机构的领导者,永远不要从单一视角去做出判断,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别人对自己的正面与负面的评价所影响,也不要试图以终极审判者的角色对任何人与任何事务进行评判,因为从一个角度看是优势,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变成了劣势,相反也是如此。
平台型机构的领导人要有效识别那些对你有需求的人,跟他们达成合作模式。在判断人的时候,永远不要陷入先入为主的怪圈,因为你想放弃的那些人,或许会帮助企业走出困局,而你所仰仗的人或许反而会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某些时候你所面对的人不能用金钱跟你交换,这对你来说未必是坏事,因为你可以尝试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模式,在另一个时机跟其合作。
假如难以从市场得到现金流,就需要降低对于产品现金流方面的期望值,从股权方式或者其它名义与方式,跟合作伙伴搭建更大的平台,通过平台包装并以股权方式合作,然后把主要目标放在融资并做大影响力与市值方面,如此的思路或许会发现新的机会。
我们总是自绝道路,比如认为务实精神就是需要把人当成工具,抛开一切人情牵绊的,认为销售就是销售,把自己的资源换回现金流,但那显然是偏颇的。其实当我们把商品无形化、把服务有形化、把资产证券化、把权利分解化、把心态平和化、把关系灵活化,总是可以发现自己相对于别人的那些优势。
思维方式的创新也能在困局之中为自己找到突围之路。换个角度思维与换个方式解读并不是精神胜利法,单纯基于心理层面的自我安慰,而是通过转换视角,让自己发现机遇。从绝望中找到希望,在努力之中加大成功概率。即使最终的结果未必是成功,但至少支撑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在动态过程中保持生机与活力。
每个人身边都有些为你提供善意建议的人,不管是内部员工、外部专业机构还是很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为陷入困局中的你出谋划策,你照着做了,却没能成功地走出困局。但假如你去抱怨他们,就有些不当了。从宽容的态度看,至少他们在积极想办法,图谋突破,而不是在浑浑噩噩中混日子,甚至内外勾结,成为机构的寄生虫。
你的参谋与幕僚未必比你高明,只是试图比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与诠释,他们所提供的思路与方案也需要随时的变化,虽然大家都在追求结果,但假如只是以结果论英雄,因为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就从感恩变成了抱怨甚至责难,那么反而是不公平的。
站在未来回顾,其实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或许不是数字化的结果,而是过程,甚至在过程中的情感变化。试想,得到了经受住利益考验的友情,以及出卖了友情之后所得到的利益,究竟哪个更重要?
贾春宝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电话:18501192262,(010)8958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