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币在贬值
如果你持续关注本专栏,就知道我此前的一个预测:人民币汇率会在12月出现一个“比较明显的小幅度贬值”。
如今,人民币迈着小碎步,不知不觉中正把这个预言变成现实。我们先看几张图,看看人民币近期跟各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走势。
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这样的(上升代表人民币贬值)。最近几天是不有点加速的意味?
港币对人民币的汇率,是这样的(上升代表人民币贬值),由于港币绑定美元,所以跟上一张图基本一致。
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这样的(上升代表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是这样的(下降代表人民币贬值)。最近三天,贬值态势比较明显。
这些图告诉我们两点:
第一,人民币在对美元贬值,这是毋庸置疑的。12月16日,也就是下周三(北京时间是周四凌晨),美联储可能宣布加息。这时候,有资格跟美元硬碰硬的,大概只有英镑和瑞士法郎了。
第二,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也在贬值,这是以前少有的。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人民币虽然有时候对美元走软,但对欧元、日元一直趋势性升值,因为这两种货币都在量化宽松之中。对欧元和日元的贬值,才是真正的贬值。所以,人民币最近在真贬值!
二、好事还是坏事?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在多数中国人潜意识里,货币贬值是不那么体面的事情,升值才是真NB。
但其实错了,而且我告诉你,这种观念是美国人强加给我们的。货币对外升值未必是福,对外贬值也未必是祸。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汇率平衡点,才是明智的。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跟美元的汇率关系从8.27起步,到最高点接近6,看似升值幅度不算太大。但你要知道,我们的广义货币M2从30万亿增长到了136万亿,10年增长了3.53倍。在很多年份里,人民币M2增速都是GDP的两倍,甚至3倍。
如果把“M2增速-GDP增速”理解为“真实通胀率”,则可以计算出目前1块钱的购买力,只有2005年的0.44元。我想,这个数字跟大家的切身体会更接近一些,比CPI推算出来的购买力要靠谱很多。事实上,在一线城市,货币10年间贬值幅度更大。
正是因为人民币对内贬值,所以对外升值没有达到当初大家的预估。目前至少有5个方面的情况,可以证实人民币汇率有所高估:1、外资流入逐步减少,而中国对外投资大幅增长;2、中国人蜂拥到海外购物,但来华外国游客增长乏力;3、出口出现负增长;4、外汇储备不断减少;5、非正常途径的热钱外流,数量显著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小幅贬值是市场的方向。今年8月新一轮汇改,就是要增加市场化程度。所以,目前人民贬值不能理解为“竞争性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有利,对稳增长、保就业也是有利的。换句话说,这对绝大多数平民百姓和中小民企是利好!
三、要不要换汇
近年来,一直有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在坊间流传,其中就包括人民币将要崩溃。现在贬值来了,是不是这些说法应验了?
当然不是!目前人民币存在汇率高估,需要小幅贬值,但这不意味着人民币会崩溃。如果人民币贬值到跟美元7:1左右,基本上就能解决大问题。而且中国有全球最为庞大的外汇储备,经济增长率仍然接近7%,民间创业热情高涨,经济转型正在进行。所以,贬值会有,但只要贬值到位,就会稳住。如果贬值过度,还会带来热钱的涌入。
对于普通人来说,除非你有实际用途(比如子女留学),否则基本上不用换美元避险。未来一年人民币贬值幅度很难超过10%,也就是股市上一个涨停板而已。但如果你资产庞大,或者是大企业主,则需要有外汇市场的操作,或者配置境外资产以避险。
对于股市和楼市来说,贬值算是利空。但由于贬值幅度有限、可控,加上国内流动性宽裕,无风险利率不断走低,相当一批企业(比如纺织、服装、玩具、汽车等)受益于货币贬值,所以最终反而成为利好。这从过去一年里欧元、日元跟当地股市的关系,就可以得到印证。但人民币贬值会对部分行业造成负面影响,对此投资者要高度关注。
但话说回来,中国股市现在面临着IPO注册制改革这一更为重大事件的影响,所以不确定非常高。而楼市,未来一段时间显然会暖风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