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一个创造人间奇迹的黄金宝地


  曹妃甸:一个创造人间奇迹的黄金宝地

  吹沙填海,创造人间奇迹



2010年7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唐山市考察工作。习近平在曹妃甸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考察时与工人握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指出:“要把唐山和曹妃甸建成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窗口、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三大目标定位。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2009年6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河北曹妃甸等地,深入工业区和企业、社区进行考察调研。这是李克强在曹妃甸25万吨级矿石码头和工人亲切握手。李克强总理视察时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曹妃甸开发开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坚持绿色增长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城市,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2015年12月9日,曹妃甸临港商务区会议室,曹妃甸区长助理张皓阳,临港商务区玄成兵主任、张立军副主任、王丽娜处长,曹妃甸招商局胡俊蕊副局长,以及重庆组丁增环主任、赵光磊副主任、郭福欣副主任等听取蔡律、杨颜铭、卢仁先、汪志辉关于曹妃甸发展文化艺术产业的汇报,曹妃甸的许多官员是从外地调过来的精英,他们熟谙国情,对经济运行有独特的前瞻性的见解,务实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聚焦曹妃甸产业发展大格局,聚焦曹妃甸这片神奇的土地。



曹妃甸临港商务区规划沙盘一角。 蔡律摄

虽然寒风凛冽,曹妃甸湿地已经结冰,但在曹妃甸的时时刻刻,我们感到温暖,我们感到曹妃甸干部、市民火热的激情,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说:“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曹妃甸、爱上曹妃甸,到曹妃甸投资兴业,与我们携手共享改革红利、发展硕果。”



临港商务区张立军副主任在介绍商务区规划   蔡律摄

临港商务区玄成兵主任给我们每人一本精美的宣传册《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大自然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人类的智慧和勤劳演绎了一个个精美的传说,古有愚公移山,今有现代版的“精卫填海”,一个城市的传说由此展开——曹妃甸临港商务区,是时代精英的梦想起飞之地。京津冀城市群规划  资料图



曹妃甸生态城   资料图

在曹妃甸区完成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后,曹妃甸着力产业集聚,在海内外进行优质的、最具活力的前瞻性产业吸引到曹妃甸,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产业集聚的形成不但能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创造社会经济价值,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迁安市建设局局长调任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玄成兵,率领临港商务区管理团队,以敏锐的视角、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城市环境、服务效能、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社会事业等方面初步形成“曹妃甸速度模式”,给外来投资者带来事业平台和家的温馨,使人想起深圳特区那句口号振聋发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对于我们走遍大江南北的人来说,在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曹妃甸干部、市民敢作为、勇于作为、科学作为的胆识与魄力,令人称道!这是曹妃甸走向辉煌的内生动力源泉。



吹沙填海,围海造田,是在填海点的周围用吹沙的方式堆沙造地,用挖泥船(有的用挖沙船)的泵(有的带有长管道)将圈外海底的沙水一起吹进目标圈内,海水流出圈外,沙就留在圈内,渐渐地圈内的海面就被不断吹进的沙填成了陆地。资料图

通过吹沙填海,曹妃甸由四平方公里的小沙岛吹沙造地形成了21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长大了50多倍,十余万建设者们上演了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古老传说,实现了从一个小沙岛到世界级大港的华丽转身,演绎了从盐碱荒滩到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创业历程。



曹妃甸区总体规划(2013年—2030年)

 围海成功大框架是2009年,也是从2009年开始产业集聚。2012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唐山市曹妃甸区,总面积19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下辖四大功能区域,曹妃甸工业区板块是临港产业集聚区,南堡开发区板块是亚洲最大盐场和盐化工所在地,唐山湾生态城板块是京冀协同发展产城融合的新城和唐山“双核城市”中的重要核心,垦区即原唐海县也是农垦体制的区域,拥有全国第二大国营农场。

  曹妃甸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功能区



  2015年03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将曹妃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功能区,把曹妃甸打造成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并将天津滨海新区政策延伸至曹妃甸,使曹妃甸成为国家战略部署中重要承载地,为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机遇。



中央政治局此前会议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业内人士指出,京津冀一体化是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引擎,在强化首都功能的同时,扩大了京津冀的全球影响力。未来,京津冀有望成为全国创新创业的示范大区。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曹妃甸的重要性也将为市场所瞩目。分析人士指出,河北沿海地区将在扩大开放上率先突破,曹妃甸作为河北沿海重要口岸有望成为主战场,曹妃甸地区将迎来加速发展期。业内普遍预计,曹妃甸地区总投资将达5万亿元人民币。扩容后的曹妃甸新区向西与天津滨海新区连成一片,向东则辐射京唐港开发区。

曹妃甸港口条件得天独厚,具有无与伦比的组合优势。



曹妃甸港 蔡律摄

纵观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不难发现,哪里临海,哪里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曹妃甸临海69.5公里的深水岸线,常年不淤不冻的30万吨天然钻石级港址,可供临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1000多平方公里浅滩、荒地——曹妃甸,一块蕴含着“经济发展最快”的“黄金宝地”。



2015年11月15日上午,巴西淡水河谷旗下40万吨“BERGE EVEREST”(中文名:“宏远”轮)散货船靠泊曹妃甸港矿石码头5#泊位开始作业。这是曹妃甸港自今年6月份获得40万吨级船舶靠泊资格后靠泊的首艘40万吨矿砂船,同时也是首艘驶入渤海湾内的超大型船舶。来源:新华网



全国4大港口的7个泊位可接靠40万吨矿石船,曹妃甸布局2个。交通部、国家发改委2015年7月2日发布通知,对现阶段40万吨矿石码头作出布局。7个泊位分别是:大连港大孤山港区铁矿石专用泊位1个,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铁矿石码头三期工程2个泊位,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铁矿石码头工程1个泊位,宁波—舟山港马迹山铁矿石码头二期工程1个泊位,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鼠浪湖铁矿石码头2个泊位。



面向大海的曹妃甸港 蔡律摄

曹妃甸拥有69.5公里的可利用岸线,不冻不淤,深槽达36米,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的天然港址。目前,曹妃甸已建成矿石、煤炭、液体化学、集装箱、散杂货、装备制造、LNG七大类型码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15亿吨,增幅居全球十大港口之首,到2015年末吞吐能力将达5亿吨。



曹妃甸矿石码头夜景  资料图片

 曹妃甸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连接点



即将建成运行的蒙冀铁路(张唐铁路)



曹妃甸交通图

 曹妃甸是“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连接点,毗邻京津两大城市,陆上已建成国省干线7条、铁路2条,在建干线公路3条、铁路3条,形成了“五横四纵”路网格局;建设中的蒙冀铁路(张唐铁路)将于今年底通车,输送能力2亿吨/年,可从曹妃甸直达内蒙古鄂尔多斯乃至蒙古国;正在建设的唐曹铁路将与京唐城际铁路相连,贯通后可将北京到曹妃甸的时间由2小时缩短到70分钟。海运方面,曹妃甸港距天津港38海里,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港680海里、神户港935海里,与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通了直达航线。30万吨级船舶从巴西运输铁矿石到曹妃甸,大体可节省运费150万美元,成本优势十分突出。在空运方面,曹妃甸至唐山三女河机场80多公里、天津滨海机场120多公里、北京首都机场200多公里,且有高速相连,乘车到北京机场2小时左右。

资源丰富的黄金宝地



曹妃甸腹地唐山是一个资源性城市,煤炭保有量62.5亿吨,为全国焦煤主要产区,焦炭保有量5亿吨;铁矿保有量57.5亿吨,是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同时,曹妃甸地区拥有年产200万吨原盐的亚洲最大盐场,石油储量达10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780亿立方米以上;在电力供应方面,全区规划总装机容量达到460万千瓦,一期华润集团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已投入运营,二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已经开工建设,为河北省装机容量最大,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资源保障。



曹妃甸古丝绸之路上沉积的瓷器、陶器。蔡律摄

曹妃甸的直接腹地唐山市具有130多年工业历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曾诞生了“六个中国第一”,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现存的第一张股票。经过近年来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现已形成精品钢铁、基础能源、优质建材、装备制造、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为曹妃甸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依托深水大港、广阔腹地和便捷交通,曹妃甸集中做大煤炭、矿石、钢材、燃气、木材、再生资源等六大宗商品交易,全力打造物流与信息一体化的国际物流大港。

  开发潜力巨大的曹妃甸湿地



  曹妃甸湿地简介  蔡律摄



观鸟大世界  蔡律摄



曹妃甸天沐水乡温泉度假村效果图   蔡律摄



湿地年轮   蔡律摄



2015年冬日湿地公路   蔡律摄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染、蓄养植被以及教育科研等诸多功能,是物种丰富的“博物馆”,也被称为“地球之肾”。曹妃甸拥有湿地总面积达540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近四分之一,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种基因库和国际性珍稀候鸟迁徙地,空气中富含“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是城市居民梦寐以求的天然氧吧。曹妃甸湿地被国家评为4a级旅游景区,被国际湿地组织称为“北方独有、全国罕见,开发潜力巨大、不可多得的湿地保护区”。此外,距离曹妃甸工业区约3海里有一个龙岛,沙质细腻,海水碧蓝清澈,地热资源丰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曹妃甸2015年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焦彦龙出席推介会并致辞 蔡律摄


2015年10月24日,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8个化工项目正式与曹妃甸签约,投资总额达到560亿元。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表示,将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

2015年11月20日,2015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会—北京·曹妃甸产业协同发展专题对接会在石家庄太行国宾馆举行,妃甸区再成各界焦点。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介绍了曹妃甸发展情况和投资发展环境:“曹妃甸因海而生、依港而成、临京而兴,被誉为黄金宝地、耀眼明珠,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示范区,河北省全力打造的沿海发展增长极。目前,曹妃甸对接京津签约项目共63个,总投资1300亿元,其中35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近千亿元,此次对接会上又有6个项目成功落户曹妃甸。大批战略项目的相继落地,展现出了协同发展示范区良好的发展前景。”石家庄2015京津冀产业转移系类对接活动并专门组织了北京·曹妃甸产业协同发展专题对接会对接又有10个项目会上签约,其中产业项目7个,总投资577亿元,此外还有一千亿的产业基金项目,以及基础设施和校区合作项目。



2015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会—北京·曹妃甸产业协同发展专题对接会上,唐山市委副书记、曹妃甸区委书记王立彤介绍投资发展环境。北京·曹妃甸产业协同发展专题对接会,曹妃甸区再成各界焦点。

曹妃甸以推进“5.5+3.5+n”的产城融合先行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周边区域,为试验区滚动开发创造条件。其中“5.5”为产业先行区,在曹妃甸工业区中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土地面积5.5平方公里;“3.5”为生态城先行区,即唐山生态城规划土地面积3.5平方公里;“n”为重大项目对应地块,按照既有规划已开展前期工作,需要国家层面核准的重大项目相应地块。



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管委会筹备组组长税勇介绍曹妃甸未来发展

2015年8月,以首钢京唐二期为代表的16个重点项目启动,总投资近1000亿元,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8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84.3亿元。



梁振江区长等出席曹妃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投资合作推介会

9月25日,曹妃甸在京举行协同发展示范区招商推介会,发布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森田(曹妃甸)国际环保科技园等15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近500亿元,涉及旅游、服装、建材、金融、生态农业、环保科技、制造等诸多方面。产业发展规划的发布,标志着试验区发展由顶层设计正式转入具体实施阶段,也标志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出了新的关键一步。



曹妃甸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韩国强也是财经专家

 10月24日,曹妃甸举行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投资合作推介会,河北浅海化工集团总投资360亿元的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长联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总投资150亿元的lng接收站及发电厂项目等总投资560多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标志着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建设进入全面发力提速的新阶段。



首钢二期项目开工为标志,今年,曹妃甸与北京合作落地项目达到27项,总投资近700亿元。



曹妃甸临港商务区玄成兵主任与蔡律



曹妃甸临港商务区玄成兵主任与蔡律、张正雪等会谈



与来曹妃甸考察的投资商务实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聚焦曹妃甸产业发展大格局。蔡律摄

 曹妃甸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文化底蕴,具备干大事的条件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北方深水大港,指的就是曹妃甸。蔡律摄

曹妃甸推进全员招商,进一步充实北京推进办的力量,组成50人的招商队伍,各个单位都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以奔跑的状态推进开放招商,近期两地往来达100余批次。另外,在青岛、深圳、沈阳、武汉、重庆、西安、厦门、上海8各地区设立常驻招商组,设定任务,每月调度,形成全员发动、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



 “唐王何日再回眸,苍海横流几度秋。缟素千帆随浪逝,空余云影恨悠悠。”这是唐末宋初一个叫魏明鹤的秀才留下的绝句《曹妃吟》,相传唐朝初年,还未称帝的李世民率兵跨海东征,随军中有位能歌善舞的妃子曹娴,长得花容月貌,一路上伴着唐王赋诗、对弈,深得唐王宠幸。但娇小虚弱的曹妃不堪军旅之苦,染上重疾离世。李世民下令将船停在滦南县海域的小岛上,厚葬曹妃,并下旨在岛上建三层大殿,内塑曹妃像,赐名曹妃殿。曹妃从此也被人供成海神,祈求保佑出海平安。许多渔民都到此祈拜曹妃,殿内常年香火旺盛,小岛也因此得名为曹妃甸,曹妃甸因人而成名,因势而受宠。曹妃的名字已与曹妃甸这一片热土不可分割,成了这片土地上地理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一个永久性标记,也许这就是今日曹妃甸的来历。蔡律摄



天妃圣母又称妈祖,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蔡律摄

唐山曹妃甸区柳赞镇蚕沙口村元代古码头地处渤海湾泝河入海口,素有中国北方古海上丝绸之路终点之誉,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这里传统的妈祖庙会。相传妈祖庙始建于元朝至元年间,是北方罕见的妈祖庙古建筑群。700多年来,妈祖庙群历经风雨,香火不断,每年3月和9月,信众仍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烧香膜拜。1992年,当地群众自发集资在原址复建了天妃宫。2012年,村民们又集资建起妈祖文化广场。2013年,复建了古戏楼。今年又建设了古码头和“神龟潭”,购置了游乐船,使整个海洋民俗文化产业链条迅速延伸。



人杰地灵的曹妃甸 蔡律摄

 曹妃甸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文化底蕴,具备干大事的条件,现在又面临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北京筹办冬奥会等一系列利好重大机遇,加快建立中国北方“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曹妃甸,一个创造人间奇迹的黄金宝地,机遇,对海内外有识之士来说,不能错过!

蔡律 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