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都是‘一事无成鬓毛衰而且还百不堪’呀!


 我们也都是‘一事无成鬓毛衰而且还百不堪’呀!

------一位网友看了我的文章后说自己是体制内的人竟然也是如此感叹!

汪华斌

昨天意外发现有位网友给我发邮件,说自己虽然在体制内;但这么多年趋炎附势,可最后依然还是‘一声叹息,因为同样也是一事无成鬓毛衰;而且还是白不堪地难回首’。他说因为自己是农村大学生而进政府机关的,可就因为没有后台背景而永远只是个科员;而自己的同学仅仅就因为找了个老局长的女儿做媳妇,可人家竟然还真的混到了局长。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同学当了领导反而背后总是想方设法压制自己;所以长期苦闷与郁闷的他只能忍受到退休。现在退休了再回顾自己,才知道自己这些年在领导跟前忙忙碌碌实际总是碌碌无为;因为自己既没有为孩子谋划到国外,也没有在国内为她买几套住房;正因为如此,所以孩子远嫁后的他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事无成而鬓毛衰了,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还是百不堪的难回首。他说当年还真的以为自己进了政府机关是自己的命好,所以当时还真的很想为国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当自己身临其境时才知道,这命运还真的不是自己能够掌握的;要知道自己从农村出来,既没有投靠后台也没有背景;再加上自己当年还真的想搞点事业名堂,结果就这不闻权力事而害了自己;因为自己当时的确是没有与同学搞好关系,自然在‘权力任性’的社会总是我这样的人吃亏。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这在政府机关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这代人同样会产生出不堪回首的梦。

是啊!这还是一个我们社会人人羡慕的体制内的人,结果也引发出白居易的《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要知道更多的人是被改革抛弃之人,如8000多万上个世纪的国企下岗人员;他们有谁真的焕发出第二春了,绝大多数人只能是悲惨人生;因为他们下岗后不仅根本不可能创业成功,而且还因为下岗而使自己退休金少得可怜;再加上下岗人员没有住房,没有稳定的收入;更没有得到国家或国有企业的补偿,所以他们没有一人能与没有下岗的人相比幸福。再加上下岗的郁闷,所以下岗人员一身病的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看着自己当年的同事一个个收入水平越来越高与住房越来越大的现实;这些人没有人会是心情舒畅的,所以这些人的伤感更大;如果真的是感慨白居易的《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估计下岗人员绝对是主力军。也就是说“一事无成两鬓丝”的正好是下岗人员这个群体,因为现在他们刚好是步入退休时期;所以都会产生这样的感叹语。 事业上没有成就也就罢了,退休了还得忍受这种一事无成的苦果。要知道这些人的一事无成并不是自己的错,而是改革要他们作出的牺牲呀。

原来我们社会任何单位都是少数人获利的通病,所以入不了少数人的人自然也就是碌碌无为的多数人了;因为在少数人名利双收的社会,多数人只能是一事无成百不堪;这不是你没有奋力拼搏的原因,因为我们社会的理想和目标是由领导恩赐的;所以实现理想与目标的人并不是自己奋进的原因,而是领导黄袍加身的产物。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才产生吃‘领导吃肉’而附和领导的人才有汤喝;在这样的价值观冲击下,没有选择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目标;而是千篇一律地趋炎附势,因为这样更容易实现光宗耀祖。相反那些选择事业的人即使不是领导的敌人,但也决不会是领导的朋友;因为你在事业上真的成功了,那我们领导的面子又如何存在;因为我们社会是一个下属只能为领导制造光环并承担领导责任的智能;所以说我们社会即使是趋炎附势,同样也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正因为如此,不能成为领导的人能成为围绕领导的人也不多;所以即使是在政府机关,也不是人人都能盛气凌人地说自己就是成功者;因为“一事无成”的还真的是绝大多数。

是啊!人生的得失应该是多方面的,有的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如在自己认定的事业上努力着。有的追求名利,同样是按照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努力着;有的追求钱财,同样是对钱财的努力着。然而当对今天中国人这些方面的统计,发现什么成功都只与权力有关;也就是说最后在事业上成功的是权力者,在名利上成功的还是权力者;即使是钱财,最后还是与权力呈直线关系。正因为如此,什么是功成名就;最后只能是权力者才能真正说自己功成名就。那么,什么人有权;在我们社会只能是官。正因为如此,即使是体制内的人;最后能说功成名就的也只能是官了。也就是说即使是体制内的普通人,最后即使是本本分分地做事与脚踏实地地奋斗;一直到生命的尽头,最后还是感叹自己不过是围绕成功人士的陪衬。因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最后都只是那些领导者的小零头而已;或者,远远都不及。所以感叹不公的人才会说“自己这一辈子也是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