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之行探寻杨氏大宗祠风水玄机
杨氏大宗祠:珠海闹市中隐蔵一颗历史明珠
曾祥裕(赣南杨公风水培训中心将于2016年元旦在赣州古城赣南日报社大院举办迎新年风水学习班)
珠海这座海滨城市,山水相依。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推进,平地起高楼,在珠海大道一侧,藏在都市楼群之间有座七百多年历史的杨氏大宗祠。
杨氏大宗祠位于珠海市南屏镇北山村,面对珠海大道,背依湾仔,旁边隔着马路。该宗祠建于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原是北山村民间祭祀的祠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屋顶,有殿、堂、厅、院、厢、廊、乐台,两边还有书馆,建筑面积2478平方米,占地面积5300多平方米。其园林式设计,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布局,石础木框架的抬梁结构,以及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灰雕等装饰,别具匠心,气宇恢宏,反映出清代中国岭南古建筑的技术水平和艺术特色,对研究封建宗法制度的演变,有着珍贵的实物参考价值。1986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冬至前的一天,我们寻寻觅觅在珠海高楼之间找到这个鲜为人知的杨氏大宗祠,把车子停放在一个路口,从草地中间一条步行道走向宗祠,走至宗祠前两侧各有一座四方石台,竖立旗杆夹,上面竖着两耳,一耳中开一孔,一耳中开两孔。据了解,旗杆夹是功名标志,在中国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制度下,只有家族中有人取得了四品以上官位的,才有资格竖立这样的旗杆。 我与港澳风水名师符仁先生以及珠海名师姚成林和曾伟星先生走进杨氏大宗祠,被它壮美的建筑格局所震憾。门口两只栩栩如生的相向而对的石狮,威风凛凛。宗祠大门口有两面厚约70-80mm的石鼓。祠堂门槛高达二尺,两扇大门更是高逾两米,以浮雕方式刻着一对金漆大门神,居高临下,镇住外煞。门上有对联一副,“源分东汉,秀毓北山”。由此表明,这里杨氏人自己的祖先是在东汉时期就来到北山,拓荒创业,繁衍发展成旺族。
据介绍,当初杨氏开山祖看中北山风水,才从其他地方迁徙过来,体现了客家人对人居环境风水的理想追求和执着。经测,杨氏大宗祠坐山立向为丙山壬向162度,挨丁巳土龙,左水倒右,黑白将军山分布在西南方为长生方,乾亥水过堂,往乙辰口出水。二个天井中间放水均出艮口。
杨氏大宗祠,它黙默书写着客家人兴衰的历史。它历经风雨沧桑变化,记载并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如此壮美宗祠有着一段美丽传说,宋代杨家将的后代隐居于此,在晚清曾经出了一位都司和一名将军。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杨云骧,官至江苏和平营都司;其子杨镇海,官至澄海协参将、香山协副将。现代又出了一个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杨匏安,我们参观了杨匏安生平展,才知他是早期中共理论家,有“北李南杨”之说,只可惜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死时才35岁。我们一行人从杨氏大宗祠出来赱向广场的西面是“北山大院",周围环境改造成酒巴一条街,装饰成小资情调,别具一格。
走出杨氏大宗祠,我坐在车上渐行渐远,远眺杨氏宗祠后龙山脉,如巨龙从东南方龙腾虎跃,顿挫有力,至西南方耸起高峰。宗祠的选址初心乃求丁禄两旺。杨氏大宗祠建成的几百年以来,生生有息,成了南坪人丁最多一族,尤其长房丁旺,而且代代有官禄。它的选址和坐向以及内堂作法,完全符合杨公古法风水,让我们体悟到杨公风水的魅力。
(温情提示:学习杨公风水成为当今国学热的一道风景线。
2016年元旦赣州举办杨公风水学习班,由曾祥裕主讲,招生热线电话13766307454,微信公众号zxyfs6146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