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万科姐刚宣布停牌。
周一,地产股都开始飙涨,截止午后开盘,已经有金地集团、新潮实业、浙江广夏、渝开发、金融街等近十只股票相继封涨停。难道是,万科姐压制这些地产小妹太久,有姐在永远没有妹的机会?抑或是,姐要被失位了,妹争着上位?还是姐要面子撑着,妹却在迫不及待希望待嫁?
针对万科与宝能的股权争夺战,在万科停牌当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即表示,市场主体之间收购、被收购的行为属于市场化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管部门不会干涉。如此一来,万科与宝能的较量,只能交给市场裁判去判定孰是孰非,停牌之后的万科,内部的家事终不再外扬。
遗憾的是,万科的股权之争,却让众多中小股民失去一波迎接地产股行情的机会。在复牌之日暂无明确答复的情况,中小股民只能持股观望,然而,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地产行业的重点关注与指示,或许会出台较多利于地产企业盘活库存,实现收益业绩正增长的利好政策,短期利好刺激的股市行情,只能与万科股民擦肩而过了。
此外,由于销售业绩停滞给诸多地产上市公司资金链带来较大压力,一些地产上市公司,在万科停牌后,却出现反转上涨行情,亦不排除期望通过市场上的华丽亮相,以获得“宝能哥们”的赏识,乘机获取一些流动资金,顺便卖个好价钱。
虽然,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上涨的城市有33个,持平的城市有10个,价格下行城市则仅剩27个。11月的地产行情均出现量价回升的回暖态势,但在建销售的项目的回款压力并未得到良好改观,部分地产商正在通过低价、以租代售、零首付等策略,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吸引购房者眼球,以期尽快回笼资金。
在年关临近之时,受大环境经济影响,消费者持币观望氛围仍然较为强烈,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亦在增浓,价格方面“血拼”,开放商破产倒闭、资金链断裂现象亦时有发生。近期,为了弥补资金收益压力,成都华润等物业公司变相提升业主物业管理费,引发的业主矛盾冲突,亦侧面反映市场行情低迷态势。
特别是在商业地产开发与销售方面,空置率和招商率,均出现前所未有的惨谈景象,在互联网网店冲击下,传统商业地产空置率不断增高,新增商业地产招商压力增大,直接影响商业物业的销售业绩及运营情况。以成都为例,春熙路,成都著名的商业街,汇集众多大型商场、高端品牌,国际金融中心(IFS)和远洋太古里去年相继开业,更让春熙路商圈的商业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和国际金融中心仅一街之隔,第一城购物中心却遭遇着冰火两重天,这座五层的购物中心有大量商铺空置,商场正在重新招商,谋求转型。
根据戴德梁行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成都第三季度购物中心新增供应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购物中心总量超过500万平方米;成都甲级写字楼市场存量在170多万平方米,空置率达到36.28%。而南部天府新区写字楼的空置率更是达到53%。
开发密集、市场过剩行为,显然,远不止住宅项目一块,高端商业项目、写字楼项目亦成为政府在去库存过程中,亟需关注的方面,否则矗立在城市繁华地带的空置物业将醒目地昭示经济低迷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