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搞好城市化的途径在何处?


   既然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农民靠到工业区大工或者在城市从事低端服务业,并不足以完成城市化的转型,他们依然边沿而且生活工作不稳定,只有其中的一些佼佼者,比如一聪明好学勤奋的人可以很快适应城市生活的要求,并获得城市生活的能力并积累城市生活的经济条件,然后买房入户等途径完成城市化转型,由于没有这方面数据,不知道这一模式实现的城市化比例有多大,但可以肯定,在中国壁垒森严的户籍制度之下,这并不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路径!

那么,主要路径是什么,是高等教育。

一直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让考上大学的人自动获得城市户口,这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其实也是一条理性的途径,农民到工厂,学到的城市生存技能毕竟有限,而大学,而是完成人的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而中国农民以及城市底层人,他们上升的途径,就主要就是高等教育。

但是,这一途径依然也有问题,那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存在大跃进,我不反对高校扩大,而是反对简单的数量的扩大并带来质量的下降,年轻人花费巨大的投资上大学,并没有成为有用之才,而仅仅获得进入城市的通行证,但没有真实的个人能力和教育素质做依靠,他们依然寸步难行。教育统计,2008年有上百万大学生不能就业,这有有就解放们但是原因,也有教育本身的原因。

良好的教育本身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只要有了人才,就可以诞生新的职业,但是,问题是,我们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很多名不副实,那么,这就必然导致城市就业压力。

实际上,正是这些投资了大量金钱的大学生,他们依然找不到工作,投资没有回报,他们反社会的心理就会滋生。

为什么教育部最近出来很多帮助就业的文件政策,包括让大学生参军,到农村、地区做教师,其实也已经意识到,无业的大学毕业生将是社会不稳定的最大因素。

虽然大学生受到了高等教育,文明素养比普通人群低,但是他们比普通人更懂得权利诉求。在争取自身权利的时候,将更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