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利空股市?


美联储加息利空股市?

作者:刘植荣 微信公众号:zhirong-liu

美联储20151216日宣布,1217日起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0.5%。由于“美国阴谋论”主要推手最近一个被打,一个被轰,这次美联储加息“阴谋论”的调门似乎低了不少,但不少人对此过度解读,也有分析师称加息对美国股市是长期利空,会把股市拉入大熊市。

基准利率调整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美国目前失业率降到了5%,通货膨胀率向2%靠拢(很多国家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率不超过2%作为货币政策的一个锚定目标),加息的窗口已经打开,上调利率顺理成章。因为货币供应量具有惯性,这就让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滞后,如果等到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再加息就晚了,此时物价会在惯性作用下继续上涨,通胀率就很有可能突破3%甚至更高。美联储也暗示,2016年仍可能再加息100个基点。

美国对基准利率的调整是相当谨慎的,从2006131日至20151216日,美联储共14次调整基准利率,20081216日至本次加息整7年未做任何调整。反观中国,我们从2006428日至20151024日,央行共有26次基准利率调整。中国的基准利率调整频率几乎是美国的2倍。

按照教科书上的货币理论,加息会增加货币的使用成本,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由此可以推断,市场会从股市里抽走一部分资金,导致股票抛售,股票价格下跌,也就是降息股指涨,加息股指跌。其实未必如此,调整基准利率对货币供应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调高利率,居民的存款意愿增强,银行的存款余额增加,货币创造系数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若此时经济处于上行阶段,对货币的需求旺盛,即使货币使用成本增加少许,银行仍不至于把存款贷不出去。调低利率,居民的存款意愿减弱,银行的存款余额减少,货币创造系数减小,货币供应量减少。由于货币供应量减少,也必然会带来使用货币成本的增加,即使官方银行利率受到限制,但民间借贷利率也不至于会降低。

所以说,美联储加息不一定会减少货币供应量,也不一定对股市带来明显的影响,事实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美联储2006131日加息25个基点至4.5%,道指跌75点;2006328日加息25个基点至4.75%,道指跌96点;2006510日加息25个基点至5%,道指涨3点;2006629日降息25个基点至5.25%,道指涨217点;20151217日加息0.25个基点至0.25%-0.5%,道指跌253点。2007918日降息50个基点至4.75%,道指涨336点;20071031日降息25个基点至4.5%,道指涨138点;20071211日降息25个基点至4.25%,道指跌294点;2008122日降息75个基点至3.5%,道指跌128点;2008130日降息50个基点至3%,道指跌37点;2008318日降息75个基点至2.25%,道指涨420点;2008430日降息25个基点至2%,道指跌12点;2008108日降息50个基点至1.5%,道指跌189点;20081029日降息50个基点至1%,道指跌74点;20081216日降息75-100个基点至0-0.25%,道指涨360点。

以上数据显示,美国过去10年间的15次基准利率调整,符合“降息股指涨、加息股指跌”规律的有7次,几率为47%,调整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几乎是中性的。所以,我们应冷静地对待美国的这次加息,这纯属正常的宏观经济调控,不必大惊小怪,更没必要过多解读,胡乱联系,误导人们对市场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