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在窗外微笑


 凯恩斯在窗外微笑

 

又是雾霾天,天空灰蒙蒙的。

这样的天气让人感觉阴郁。

托马斯·卡莱尔说,经济学是一门阴郁的科学,他是针对马尔萨斯经济学说这样说的。凯恩斯把马尔萨斯看成是自己的先驱者,不过,凯恩斯的经济学并不阴郁。马尔萨斯是个悲观主义者,凯恩斯却不悲观;就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最阴霾的冬天,凯恩斯经济学横空出世,他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古典经济学许诺的充分就业均衡是一个乌托邦,市场不能自动出清,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的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是经济运行的常态,国家干预可以增加有效需求从而将宏观经济拽出萧条的深渊。

一时间,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成为凯恩斯主义者。

 

今天是第二课堂第一小组演示他们的大作业——凯恩斯革命。

此前我看过他们最新的课件。内容选择、结构安排、层次处理、课件制作都没有问题。这是我本学期看过的最让我欣赏和欣慰的小组作业之一。内容的选择很好体现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结构安排体现了严谨的逻辑,层次处理上对重难点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课件制作简练而清晰,朴实而生动。理论介绍部分,有着完整而严谨的逻辑——本来凯恩斯就有着很好的逻辑,而他们的努力使这种逻辑得以保持并完好呈现出来。理论部分的每一要点,都用古典经济学观点作为对比,这样很好体现凯恩斯经济学的革命性质;对每一个核心观点,都用原著来辅助论证,使论证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引证基本上是准确的——而且,他们引用的居然是半文半白的阅读难度非常大的徐毓枬的译本!课件的最后一页,是斯基德尔斯基的《凯恩斯传》中的一句话——“思想是不会很快随风飘去的。只要这个世界有需要,凯恩斯的思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我相信他们理解了凯恩斯的核心思想,并且对凯恩斯充满敬意。对先辈的努力表达敬意,这是后学者的义务。

经济学应该感谢凯恩斯,他建立了宏观经济学,他提供了经济学家介入社会经济事务的一个途径——因为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经济学家成为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支持力量。经济学的学子们应该感谢凯恩斯,因为凯恩斯为他们提供了解释我们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经济世界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因为凯恩斯丰富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拓展了经济学的思考空间。经济学成为一门有趣而有用的学问,经济研究在社会科学中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在公共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凯恩斯的贡献居功至伟。作为一位思想家的凯恩斯令人敬仰,作为一个人的凯恩斯也让人羡慕。除了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凯恩斯还是一位负有使命感的政治活动家,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一位慷慨的艺术赞助人,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体贴的丈夫,一位仗义的朋友。凯恩斯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他是这个沉闷世界的一曲绚烂的乐曲,一幅靓丽的油画。在他的时代,他已经是人杰,而在他去世之后的半个世纪,他还是半神一样的伟人。他并不因为伟大而孤独,在他生前,身边总是围绕一群杰出的朋友。二战期间,他曾经为经济困顿的哈耶克提供住房,他们一同在屋顶欣赏大轰炸的炮火;在这之前,他为身受纳粹迫害的德国经济学家舒马赫提供庇护,帮助他在英国取得学术工作;在此之前,他还帮助来自意大利的斯拉法在剑桥大学取得学术职位,让他安心研究李嘉图。

 

今天的主讲者是小组长L同学。她为今天的演讲作了充分的准备,此前他们讨论过多次,还进行过试讲。

尽管之前我仔细看过课件,而且对所讲内容早已熟悉,但一开始还是让我感到很有收获。在背景介绍部分,内容充分,信息丰富,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看得出来,演讲者对内容比较熟悉,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接着讲到生平和著作。演讲者的激情一步步调动起来,而且在不断强化。讲到了很多细节,而且还试图不断挖掘,要讲得更细一些,更深入一些。那些细节来自斯基德尔斯基的《凯恩斯传》。读过这本书的人,很难不喜欢凯恩斯。他是那样生动那样丰富那样出类拔萃那样洋溢着生命的风采。我们经常说造物主是伟大的,而造物主在创造凯恩斯这样的人物的时候好像要格外伟大并格外慷慨。凯恩斯的人生是那样的卓越,又是那样的完美。出生于同一年的熊彼特一生都在与凯恩斯竞赛,但他没有凯恩斯那样幸运,好像也没有凯恩斯那样成功。演讲者似乎也为自己的讲述而陶醉,有时候显出一些略微羞涩的自得。我在欣赏着L同学的演讲,也在欣赏着凯恩斯的人生。我不觉默默笑起来,凯恩斯的人生是多么的光辉灿烂啊,那样的人生是多么的美好啊。天空似乎已不再阴郁,树梢似乎抹上了绚烂的晚霞。蓦然间,我感觉到凯恩斯在窗外微笑。

时间过得很快。才讲到凯恩斯结婚,已经二十分钟了。以往,二十分钟的时候,理论部分已经开头。L同学似乎也感觉到时间的压迫,加快了进度,并承诺没有时间讲到的内容再找机会来讲。她似乎还对凯恩斯的婚姻,尤其是莉迪亚对凯恩斯的影响意犹未尽。讲完生平,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分钟。就课堂安排来讲,这一部分的时间安排确有不当。关于生平的这一部分,最好不要超过二十分钟;而且,对于作为思想家的凯恩斯来说,介绍其生平的关键在于其作为思想家的成长,其他只是点缀。原来我的设想是,可以通过凯恩斯著作的介绍来理解凯恩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为这个课堂主要是金融专业和数经专业,我很希望他们能够多讲一点《概率论》。显然,对凯恩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介绍稀释并冲淡了我所希望的某些内容。不过,我并没有为此失望。我从L同学的演讲中,听出来的是她对凯恩斯的敬仰和热爱,这让我释然,也让我欣慰。她读过斯基德尔斯基厚厚的《凯恩斯传》——那可能是迄今最长的凯恩斯的传记,她应该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多有益且有趣的收获的,她乐于与大家分享她的收获,她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分享的机会。能够认真而且投入情感来阅读,这是这个时代多么难得的一件事情。因此,尽管时间控制不太好,其实我还是认同、理解并接受她的这种安排。

理论部分本来就处理的很好,通过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区别的分析来加深对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本来就对加深认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他们的对比很好地抓住了要点。先前讲生平的时候,我还怀疑演讲者对生平那样熟悉,对理论也许就不是很有把握。事实上,L同学对理论部分的把握也很娴熟。尽管面临时间的压力,L同学还是做到了沉着自然,落落大方。语速有点加快,但逻辑把握还是熟练而顺畅。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有效需求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收益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节奏控制的还算合适,尽管有时候因为时间的压力而用了很长很长的句子,但是对听者并不构成很大的压力。时间的压力还是体现出来了。比如,一些大家不熟悉的概念,如使用者成本,货币幻觉,等等,介绍就不是很充分;一些以往宏观经济学教材中涉及不多的内容如资本边际效率循环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解释也不够充分。讲到凯恩斯政策的影响的时候,我担心超时太多,提醒注意控制时间。L同学进一步加快了进度。还是有很多东西舍不得,无法放弃。讲到某些地方,L同学好像示威一样,“这个内容必须要讲。”我的想象中,这就像一个小孩努力维护自己的心爱玩具一样。这时候,我又感觉到凯恩斯在窗外微笑了。

 

因为时间关系,这次课没有安排其他小组同学点评。我有一些想法要讲——作为老师,有时候也会利用一下特权。

我以很赞赏的态度对这次大作业进行了评价。这次大作业演示,让我满意和欣慰的,不是形式上的完美和理论上的深入,也不仅是他们踏实认真的态度和自觉勤勉的精神。我所欣赏的,更多的是他们对思想的热爱,对思想家完美人生的欣赏,以及对阅读的兴趣和对思考的热情。我很想讲一讲后学者对前辈思想家抱持尊重和敬仰的意义。

功利主义地考虑问题,我们对学术前辈的尊崇,直接原因在于他们留给我们的观念和思想、理论和方法。对于学术和思想的发展而言,有意义的不是思想家,而是思想。我们需要掌握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至于戈森是何许人,对经济学研究意义不大。但是,思想总是人的思想;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进步,总是由思想家完成的。因此,对思想的尊崇与对思想家的尊崇具有相同的意义。从一个传统背景的知识分子的认识来说,我们对前人的敬仰和尊崇对于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者想象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是有意义的。实际上,我们对前人表现出敬仰和尊崇,与我们对后人对我们可能的敬仰和尊崇有关。我们现世的努力,追求卓越的思想和非凡的成就,不仅出于对现世荣耀的考虑,也与对将来的荣耀的想象有关。或者说,我们所想象的未来的尊荣,可能成为我们现在努力的动力来源。这种观念,实际上就是柏拉图在《会饮》中所讨论的“爱”的表现之一。柏拉图说,爱就是以有限的生命实现无限的存在,它包括男女之爱及生育,还包括思想家们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流传后世;生育使我们作为生物人的有限生命得以延续,而思想和观念的传承则使我们作为思想者的生命得以延续。我们希望得到后人的敬仰和尊崇,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对卓越的前辈表达敬仰和尊崇。我们对前辈表达敬仰和尊重,意味着我们对后人的敬仰和尊崇的想象。

思想总是人的思想。这意味着,思想本身可以成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有个性有感性维度的东西;当然,这样的思想只能是也必须是与思想者或者说思想者的人生纠缠在一起的。读汪丁丁的《经济学思想史》,他用了两节课时间讲约翰·穆勒的生平而只用一节课讲他的思想;汪丁丁说,一个思想者的思想总是与其人生纠缠在一起的;从约翰·穆勒的复杂人生中,我们得以理解他复杂的思想。读陈丹青的随笔,有一句话留下了深刻印象——没有艺术史,只有艺术家的历史。当然并不真的没有艺术史,而是说艺术史是由艺术家的历史构建的。当然,没有艺术家,也就不会有艺术和艺术史了。对于经济学来讲也是这样的。没有一个离开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的历史,这是可以确定的。本来就不可能存在没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如何会有离开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的历史呢?经济学的历史只能是经济学家的历史,它不仅包括不同时代经济学家之间的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历史,也包括每一个经济学家的生平和思想成长史。我们这样来理解经济学的历史的时候,这个历史才是活生生的,有个性和感性维度的东西。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观之下,我们才能理解经济学家的人生对于把握经济学家观念、思想、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

有时我还想,历史上那些经济学家或者其他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留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中的,只是那些死板的枯燥的晦涩的混乱的教条;作为这些观念、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人身载体的那些经济学家或者思想家,也只留下一个符号。比如,“萨伊定律”和萨伊,只是一个死板的教条和一个经济学家的符号。我们这样来认识历史,历史是多么枯燥而乏味啊,历史上的经济学家是多么的可怜而无趣啊。可事实并非如此,就算是在经济学历史上颇不受待见的萨伊,也有过丰富而生动的人生。他曾经参加过大革命,主持过理论刊物,从过政,经过商,做过教授;他还曾经因为理论观点与拿破仑冲突过!他的思想的丰富或者单一,生动或者晦涩,深刻或者浅薄,都与他的人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了解经济学家或者思想家丰富而生动的人生,是我们恢复经济学丰富而生动的历史的一部分;同时,这也是我们对历史上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贡献者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经济学家之一的凯恩斯,他的人生尤为丰富而生动。理解他的思想,欣赏他的人生,可以成为我们对他表达敬意的一种方式。

 

下课了。

离开讲台时,看一眼窗外,凯恩斯正在微笑着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