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耻辱的2015年?


年末,历来是盘点的时候。每到这个时候,挣着“买白菜钱”的媒体就开始“操着买白粉的心”,替有钱人计算财富的得失。

 

据说,在倒霉的2015年里,股神巴菲特的个人财富缩水了113亿美元。记者们按着计算器说:今年标普500累计上涨了0.98%,包括股息在内的年收益率是3%,而巴菲特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下跌了大约11%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A股最近报价是每股200050美元(市盈率只有17倍,每股盈利是11734美元),走势是这样的(周K线,下同):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B股走势是这样的:


 

巴菲特为什么这么背运?因为他重仓持有的股票大多表现不佳。比如,沃尔玛的走势是这样的:

 


 

美国运通的走势是这样的:


IBM的走势是这样的:


宝洁的走势是这样的:


 

从上述几只股票,你大概能看出巴菲特持股的特点。他喜欢传统行业的股票,特别是大消费概念的。即便买科技股,也是买IBM这种科技股中的“长着白胡子”的股票。

 

所以,如果巴菲特跑输了大盘,十有八九是遇到了股市泡沫期。事实上,按照著名的巴菲特指标,目前美国股市市值是GDP140%左右,估值明显偏高了。

 

行文至此,容我插上一句:巴菲特的重仓股,在美国股市出现明显泡沫的时候,其市盈率分别是:伯克希尔哈撒韦17倍,沃尔玛13倍,美国运通12.7倍,IMB 9.7倍,只有宝洁市盈率偏高达到了30倍。大家可以对照一下,目前A股的估值。

 

其实,巴菲特从来不用股价高低来评估自己有没有跑赢大盘。

 

他喜欢用他公司的账面价值(也就是每股净资产)的涨幅,跟标准普尔500股价涨幅(加上分红派息因素)相比。

 

按照巴菲特自己确定的尺子衡量,他跑输大盘的年份有1967年、1975年、1980年、1999年、2003年、2004年、2009年、2010年、2012年和2013年等。

 

我的观察是:巴菲特跑输大盘的时候,要么是股市出现了明显泡沫(比如科技股泡沫);要么是经济危机之后,股市强势反弹的年份。比如,1999年网络股泡沫膨胀的年份,巴菲特惨败于大盘。而1975年、1979年、2003年和最近这几年,都是危机之后经济好转,股市强劲反弹的年份。

 

2015年的确有特殊性。这一年,“科技进步+美元加息+中国经济转型”对全球传统行业的打击,显得非常严重。

 

尽管“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没有原油和天然气企业,但是他的铁路生意运输石油、煤炭以及农作物;沃尔玛则受到网上交易的冲击;IBM被移动端抢走了生意。

 

虽然2015年表现不佳,但股神正在力推公司转型,他们开始通过大笔并购进入现代制造业。换句话说,巴菲特虽然号称股神,但他不是在炒股票,而是在投资企业,通过长期持有实现价值投资。

 

这可能是中国股民很难理解的,因为他们崇尚的是立竿见影,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是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