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再说小米,或许已经过了热点了。但是,拾人牙慧的事情,很多人都正在干着。而在很多人都在滔滔不绝的时候,能稍微等一等再发表看法,或许也是一种较好的态度。
但最终笔者也不能免俗,姑且赶赶潮流,和别人一样“落井下石”一下。不知道从此以后,雷布斯要不要改名叫雷破仑。
是的,雷军在新品发布会上的哽咽,让他成为了互联网业界又一头条新闻人物。曾经,小米作为社群经济和粉丝营销的典范,赢得了无数人的追捧。然而没有根基的“高处不胜寒”,站得高,或许也会摔得更惨。
现如今,雷军的哽咽,是否意味着社群经济神话的破灭?
是,也不是。
雷军的哽咽,是小米社群经济和粉丝营销的滑铁卢,小米欠它的米粉一个交代,正如吸毒的明星需要对他的粉丝鞠躬道歉一样。
但雷军的哽咽,却不是社群经济这种模式的破灭,相反,却应该是所有传统企业踏着小米肩膀走上社群经济之路的良好开始。
小米不需向世界交代什么,除了米粉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群组织的打造者、拥有者,作为标榜各种社群理念的企业,小米本应该誓死为他的粉丝负责,只有对自己的粉丝负责,才能永远赢得粉丝的认可。
然而,笔者认为,小米或许从未真正负责。这是他到如今不得不哽咽的原因,面对销量的下滑,面对市场的被蚕食,面对不太明朗而不知该如何扭转局势的前景。
而思考小米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故事讲太多,营销太成功
不可否认,小米的营销从模式、套路以及执行来看,完全是无懈可击。然而,这种过度营销,这种参杂了太多“策划”的营销,笔者从一开始就觉得心里很不踏实。制造饥饿,参与感,口碑传播,最终形成了米粉这样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惊叹,太完美了。
在一开始,当我无数次地听我身边的人情不自禁地表露出对小米手机的赞叹和喜爱时,好几次,我都忍不住想买一个试试。正如现在,无数人跟我讲华为有多么好一样。
很抱歉,当时真的抢不到,也觉得有点小贵,花那么时间去抢不值,还不如直接冲到三星专卖店买个同等价位的痛快。最后,我只有不了了之。慢慢的,我耳边听到小米来自用户的声音越来越少,除了在各种会议现场,它作为营销的典范,被无数人追捧,被无数企业模仿。而用户稀疏的声音,即便偶尔听到,也是反应大不如前。
为什么?或许因为故事讲太多,听众会容易疲乏。故事讲太多,容易有漏洞,会让人更清醒。故事讲太多,承诺往往会难以兑现,只好一再改口,正如这次的发布会一样。
2、营销太强劲,产品跟不上营销的风
我觉得,营销应该只是产品的翅膀,而不是灵魂,核心技术才是灵魂。
营销是一阵风,它需要一阵一阵地刮,才会一直有效果,风一停,树就静了。但营销这阵风,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往往也会“吹尽狂沙始到金”,它也是一块验金石,它会直接吹到用户的心里,产品好就是暖风,产品不好,就是冷风。
是的,一个企业能否经得起岁月的风吹雨打,往往要由风吹产品才能检验得出。产品好,配上狂风暴雨也不怕。
是的,只有产品坚如磐石,内含宝玉,营销才会长久,社群经济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粉丝营销才会无往不利。
显而易见,正因为小米让有些粉丝失望了,所以小米销量下滑了。而小米让粉丝失望的原因,显然不可能是营销做得不好,我自始至终也没有否认这点。那除了营销,也就只有产品了。
我说得没错吧?
但小米或许并不需要向世界交代什么。因为他没有对粉丝之外的世界造成损害,相反,还为这个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雷布斯也不是雷破仑
所以,如果雷军的哽咽是因为米粉,我对他保持一如既往的敬意。如果仅仅是因为股东和投资人,乃至因为员工。我觉得大可不必。
而雷布斯给业界的启示应该是很大的。
首先,雷军,在没有任何线下基础的条件下,一个纯互联网企业能创造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品牌,已经非常牛逼了。即便失败了,也并不是你的失败,也不是营销的失败,更不是社群经济的失败。已经可以无怨无悔。
非战之罪,时也,势也。这是我对小米的评价。
其次,互联网业界没有永远的胜者,也没有永远的败者,胜败相对传统行业更加轻松。况且,雷布斯至此为止,也还并不是雷破仑。在互联网行业,或许并没有永远的胜者,也没有永远的败者。
风云瞬间变幻,局势阴晴不定。无数的强者转瞬也许就会垮掉,甚至烟消云散,诺基亚就是一个鲜明的案例。而有些劣势者或许会在韬光养晦之后突然焕发新的生命力,乃至成为行业的霸主,这样的案例也举不胜举。
即便是对于雷军个人,以及对于很多互联网大咖,包括马云周鸿祎等,一次两次失败的经历对他们也只是一种磨练,他们往往都是在经历了很多个失败项目才最后成功的。
不以一时成败论英雄,这或许正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最大好处。
今天,我们都是小米人。让我们和雷军一起哽咽,为这份拼搏和坚持,为他所创造的粉丝经济。
社群经济更不需向世界证明什么,除了传统企业
一个小米的失利(不敢说倒下),无数传统企业会站起来。因为树倒猢狲散,猢狲终归还是要找一棵树,只要猢狲不死,树就会一直有存在的价值。社群经济也一样。
除非树看着猢狲来了,一定要往外赶。
作为一种具有超强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社群经济在未来的商业世界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相信已经是共识,不需要我再论证什么。
特别是对于饱受非议、饱经苦难的微商而言,它或许更是一剂神丹妙药,微商们对于社群经济的需要也更为迫切。对于其他行业的意义或许会小很多的原因在于,因为相比之下,他们的问题会少一些。
今年以来,因为微商出现的各种问题,业界对于微商出现断层式崩盘的看法一直不绝于耳,很多人甚至已经给微商判了死刑。
但是同时,更多人已经发现了社群式微商的生命力。
对于微商而言,它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刷屏、杀熟等杀鸡取卵的销售方式,变成以传统企业为核心,以形成社群文化为目的的社群式微商。
所以,传统企业们,面对新的机会,我的建议是:
一、传统企业应依托企业在长期的项目运营、产品销售过程当中积累起来的用户群体,开展社群微商。借助微商城等平台系统,将用户汇聚到属于自己的平台上来,在平台进行互动、完成产品销售,并将品牌通过微信等社交工具向互联网空间进行各种形式的传播。
二、深入总结小米粉丝经济和社群经济的规律,汇聚资源展开新的营销方式。所以,那些拥有最强大产品资源和渠道资源的企业,现在是你们站起来的时候了。当小米为你们实施粉丝营销,打造社群经济积累了如此宝贵的经验,总结了如此惨痛的教训,你们已经不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了的时候,面对前路,你们还犹豫不决,那我只能说,作为弱者,守着你那一亩三分地吧。迟早会有人从你手中抢走。
三、传统企业其实拥有比小米更好的实施粉丝经济的基础,它都可以做好,传统企业也可以。相比一穷二白的小米,相比没有线下根基的雷军,很多传统企业的优质产品在渠道里已经畅销了很多年,有大量固定的用户群体,有坚实的线下基础,包括工厂和研发能力,还有渠道。
你们还犹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