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沙仑新教堂竣工并投入正式使用的主日感恩敬拜典礼。
整个庞大的建设装修工程只用了37天,我把它称作“沙仑速度”。
但对我而言,这次沙仑修建新教堂,从另一个角度在我身边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经典的项目案例,或者换言之,是一个项目成功运作的5大要素。
首先,是要在团队内部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这次建新教堂的除了从外面请几位专业施工人员外,其他都是教会的弟兄姊妹。因为大家怀着共同的信仰来做这件事,所以即使在遇到困难时也会迸发出强大的精神支持(祷告的力量)。同时,基于共同的信仰,会为彼此带来完全的信任,在这次修建工程里,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完全地委身其中。这让我想到之前读过的《信任的速度》这本书里描述的,在一个企业里,信任度高,便不会被“内耗”所拖累,效率就会越高,成本也会越低,也越能创造出价值。
其次,高效到位的执行力。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高效到位的执行力是能取得“沙仑速度”的有力保障。在公司的内部培训里,我曾总结过高效执行的四个关键:沟通、跟进、速度和令行禁止。关于沟通,建新教堂期间,教会每个星期有5次聚会,利用每次聚会,长老、牧师都会就建教堂的相关事宜与我们及时沟通,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我们,保证信息的对称交流;关于跟进,音响、窗帘、地砖,每个细分的项目都做了细致的管理划分,负责人是谁,完成标准是什么,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这就确保了跟进的可控性并为“速度”提供保证;关于速度,这点,在这里我想不用多说,37天,足以说明一切;关于令行禁止,很多时候一个团队领导的威信就决定了他的影响力。举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昨晚我们在排练唱诗班时,因为歌词和大屏幕的对不上,牧师从楼上的播音室直接打开窗户很大声的责备我们(这点和《亮剑》里的李云龙很像),让我们立即明白错误所在,使得我们在今天下午的合唱中没有再出现类似问题。
第三,深入业务现场的洞察。中国最大的电信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曾命令其部门决策者要能听到“炮声”,这里的“炮声”就是指来自华为产品一线的业务现场。新建教堂的这37天里,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天津处理公司事务,只有很少的时间能回北京,但每次回京后去教会,都能看到长老在工地,或者指挥,或者端坐一边若有所思。在这里,“一线”就是教堂的施工工地,长老作为教会的“高管”,很好地把握到了这点,听到的是最真实“炮声”,直接为他和牧师在其后的决策讨论中提供了最为准确、客观的数据支撑。
第四,严格的财务控制和信息透明制度。因为修建新教堂的资金全部都来自于教会信徒的奉献,之前就做了近似苛刻的财务预算,在使用时是一分钱当两分钱花,音响设备能用二手的就不买新的,有很多材料构架也都是由牧师亲自制作,在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后,我得知所花的费用(涵盖租金)真的不算多,而且还有节余,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对其中明细科目的花费,长老也在每周日会对大家公布,做到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化。
第五,品牌的塑造。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沙仑”看作基督文化产业里一个品牌。品牌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来自于用户的拥护和忠诚度,而用户凭什么拥护你,是因为你兑现了起初的承诺。世界广告大师沃尔特曾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一个品牌就是一个承诺”。从最开始,牧师给我们说,我们要建一个新教堂,这是他对所有信徒的一个承诺。在教堂开建一段时间后,长老告诉我们,还有一个多星期就可以使用了。一个星期后,我们果然坐在里面听道了。
最后,就是做好了团队leader的三项工作。我在曾阅读过的企业案例和相关书籍里,对其中关于领导力的相通性提炼出3点,它们是“分享参与愿景”、“激励赋能”和“授权信任”。从牧师第一次对我们说要建新教堂开始,在其后与我们每次的沟通中,都不断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愿景,不仅如此,他通过实际的行动也参与到了项目建设当中,让大家看到了这个目标正一步步地趋于实现,所以尽管在有挫折时,也能保证团队士气,这叫做“分享参与愿景”;在教堂新建过程中,但凡遇到困难,牧师长老首先让我们祷告,告诉我们只要一心一意去做,上帝会赐予我们所缺少的一切,这其中就包括智慧和能力,同时他们也利用每次讲道的时间,通过为我们分析源自《圣经》的例子来鼓励大家,这是“激励赋能”;这次教堂装修的很多细活都是由青年部完成的,敢于把工作交给实际经验不足的年轻人来完成,源于对我们的信任,所以才会有其后的充分授权。当然了,大家凭着这份信任,也会更加卖力,这是“授权信任”。
共同的信仰价值观、高效到位的执行力、深入业务现场的洞察、严格透明的财务制度、品牌的塑造和团队领导者“分享参与愿景”、“激励赋能”和“授权信任”,就是最后实现“沙仑速度”最好的诠释。
(此文完成于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