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咽天价罚单背后在打啥算盘?


 【作者微信号】:bzzcaijing

悬了14个月的高通反垄断罚单终于落地,以高通认罚60.88亿元为终结。高通方面表示将配合发改委进行相关整改,其以整机计算专利收费费率的模式将发生改变。对此,国内手机厂商华为、中兴等回应称,“欢迎”发改委的决定。而小米方面表示“不予置评”。

高通是一家美国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在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中,市场份额占比近70%。三星、LG公司、中兴、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几乎都采用高通公司的芯片。国家发改委此次针对高通开出的60亿元罚款,是迄今中国反垄断最大的一笔罚单,相当于2014年全年我国反垄断案件罚单累计金额17.7亿元的数倍。

而此次国家发改委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始于2009年两家美国公司的举报。从起因看,高通出事祸起于萧墙,但事件的不断演进与中国通信业发展的现实也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以华为和中兴通讯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全球移动技术领域巨头。截至2013年底,中兴通讯累计专利授权量超过1.6万件;截至201411月,华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近3万件。那么高通为啥会触犯我国的反垄断法呢?

其一,高通的垄断行为,是通过其特殊的商业模式实现的——打包销售多种专利产品,且从不提供所销专利的清单。在这种模式下,与高通公司交易的手机厂商,只知道支付了高额费用,却并不知道具体购买哪些专利,以及每项专利的价钱。通过这种方式,高通一些本应免费过期专利,被包含在专利组合中收取许可费。

其二,高通公司商业模式中规定的“反向专利许可”条款,即手机厂商只要购买高通的专利产品,就必须无条件把自己企业的专利产品,免费提供给高通使用和售卖。这项规定实际就是强迫其他企业把自己的知识产权拱手送给高通。

在高通这种商业模式之下,拥有大量专利技术的国产手机品牌华为、中兴则叫苦不迭,而相对于小米来说,受到高通的影响并不大,因为小米发明授权仅有10顶,OPPO也只有103项。显然,高通的霸王条款,有利于缺乏专利的新兴手机厂商,但对于华为、中兴通讯等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的利益及创新动力将受到严重损害。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发改委公布天价罚单后,高通公司却没有一句争辩,几乎是“欣然”接受。高通居然出人意料的咽下天价罚单。更有戏剧性的是,中兴同时向小米发放专利诉讼律师函。业内分析,未来中国手机厂商之间的专利诉讼会明显增加。那么高通为何要“欣然”接受高达60亿的天价罚单呢?

其一,发改委对高通的处罚,基本上没有改变高通原有的商业模式,与理想中的效果有很大差异。以住,国内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智能手机,除支付高通芯片费用外,还要按照整机售价额外支付一定比例的专利授权费用给高通。而这次的专利收取模式调整的变化是,对整机计费做了调整以及专利组合收取模式做出分离。如3G4G必须与中国专利许可与其他专利许可分开。但“高通模式”基本得到延续。

即使按照发改委的整改要求,高通的专利许可按照设备计价的模式仍不变:高通对于3G设备(包括3G/4G多模设备)收取5%的许可费,对纯4G设备收取3.5%的许可费,许可费的基数为设备净售价的65%。也就是说高通仍然按照设备的价格收取专利许可,只不过在中国打了个6.5折。收费标准降低后,高通每年大约少收两三亿美元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的反向许可模式虽然不再强制,但高通仍可以向中国被许可人寻求反向许可。拿高通公司总裁德里克·阿博利的话说,以后“中国被许可人有了选择权”。也就是说,中国手机厂商既可以按照新的要约单独获得3G4G专利授权,也可以坚持原来的许可协议。德里克表示,“就反向许可,高通会与每个被许可人单独进行协商,这与高通过去的操作方式是类似的。”

再者,执行新的商业模式后,高通的利益受损有限。中国消费者购买一部两千元的手机最多只能省三十元,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微不足道。此外,这次高通认罚后,发改委则同意高通对TD 4G手机收3.5%的专利费。但在此之前,国内企业并不需要给高通交TD专利费。从这点看,今后TD 4G手机可能不单不会降价,反而还会涨价。所以单就巨额罚单而言,高通损失了60亿,但是对芯片产品定价而言,整体价格降幅不大,部分还会涨价。

其三,60.88亿元罚款对高通而言微不足道,而中国市场广阔,高通认为没必要将这种垄断官司继续纠缠下去,高通付得起这笔钱。这只是高通2013年度在华市场销售额的8%,是高通2014年度在华销售额的约6%。从2012年开始,高通营收的一半来自中国市场,目前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对高通来说,虽然罚款金额巨大,虽然要对中国手机消费者做出些许让利,但只要能够留在中国,就能继续分享中国通信市场快速增长带来的巨大收益。

最后,高通这次虽然遭受重罚,但是会给中国市场带来两个不利影响。一方面,国内企业更不愿意去创新,因为凭借技术领先的企业反而要受罚,会产生不好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高通芯片价格适度让利之后,在国内的竞争力与日俱升,一些国内企业会更加依赖国外技术,更不愿意自己去创新,这样高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反而会越来越大。所以此次高通遭发改委重罚或许还会使其“因祸得福”。

高通被发改委重罚究竟冤不冤?一点也不冤。但是发改委在给高通开出天价罚单之后,允许其基本保留原来的商业模式,而且高通在华芯片利润影响不大。此外,高通虽被罚60亿元,但与其在中国的天价销售额相比,被处罚得不算太重。更何况,由于高通芯片的适度降价,反而使其在华芯片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这为将来高通拓展在华手机市场辅平了道路。所以60亿元罚单,换高通在中国市场的长期独霸的垄断地位,这实也不算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