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草迎接我们
喻建国
在闵行的金平路步行街有一家名为星福楼的饭店,颖在这个饭店订了一个包房,在包房外一位透露出机灵的年轻女子向我打招呼,:“大伯伯好!”那是典型的上海口音,我开始一愣,原以为这位女子是这里的经理,怎会称我大伯伯,急转念,想必是邦弟的女儿了,急忙应答。颖与我们上次见面的时候比今天她的女儿还要小,如今已是现代有为青年。进入包房,落座,包房的落地玻璃窗外就是步行街的一个十字路口,街景甚佳。颖选的这个包房本身就透露出她的干练程度。
上冷盆了,突见一盆淡绿色的青青生蔬菜赫然以其我们从未见过的容颜登场。开始时还没人对其关注,后来颖向我们介绍:“这个菜名叫冰草,大家可沾着调料吃,它还是挺特别的。”这一下同桌纷纷向其下筷。我也加入这支队伍,进口咀嚼后,它带来的清爽口感和脆嫩多汁以及它还会传递给人水灵灵与带点咸味的感觉,让人好似在水果与菜肴之间回荡,其味果然受到同桌的大家赞不绝口,并受到同桌个个渍渍称奇。发言最为抢眼的当属颖的父亲,其次是我。这盘冷盆早早地就被大家一扫而光。颖的父亲又一而再地说了这样的话:“今天最受我青睐的菜就是冰草了。”颖对父亲的孝意产生了作用,颖发话了:“再加一盆怎样?!”第一位说“好”的自然是颖的父亲,也有几位附和,就这样冰草又上来一盆。就在这时我掠过一个念头,恐怕这一个没有见好就收的情况会落个糟糕的下场。
在冰草第二盆还没有上桌之前,我向两位服务员打探:“这个菜到哪里去买?”她两都答不出。但是都说出了一句挺“专业”的话:“要吃就来我们店可以了,要知道吃这个菜还需要我们店专门配的调料。”
曾经掠过我头脑的念头开始应验了,大家对第二盘冰草的热情开始还有那么一点,可是不久之后,就逐渐降到了冰点,它在桌上逐渐成为少有人惠顾的对象,只有我和颖的父亲继续对它给予青睐。但是即使我们两个人,对冰草的兴趣也在逐渐减低。最后在它还剩下三四瓣叶茎的时候,颖的父亲发话了:“表哥,咱两个再各吃两瓣吧。”当我用筷将最后一根茎叶放入口中后,只感觉那茎叶是如此生硬,也产生了一阵恶感。来自非洲的冰草,成为当前很流行的特色食材,可是在它受到众多食客青睐时,也要注意适可而止。
我在饭桌上对今天饭桌上出现的冰草事件发了一段感悟:“什么事情都要善于见好就收,不要高调过头,一切过量和过头都不可能带来好的结局。今天的冰草事件又一次非常生动地让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这一点。”
颖的父亲也发言了:“看来表哥又有了一篇文章的题材。”我答曰:“确实如此,我要把这篇文章定名为《冰草迎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