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广告&征友贴
招聘广告一般由企业介绍、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组成。“我司”的“招聘广告”还算新颖,是一篇关于择偶观的小文,主要是寻偶的理念(企业文化)和对双方相处模式的设想(企业愿景),附以照片(企业展示)和自我介绍(企业介绍),也描述了另一半的期待(任职要求)。
投简历&加好友
做招聘的都遇过这种情况,虽大波简历来袭,仍筛不出合格简历,脑门前总有这样的问号:这些人是真的看过招聘广告么?招的是人力么,怎么会计来投?没看到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么,怎么应届生也投?
多数人并无耐心去研究招聘广告的条条文字,更不会细致评估自己是否达到岗位要求,,或许有的人认为自身的其他条件可以弥补未达标的要求,又或有的人想着试一试也不费什么力气,总之在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的时代,资源丰富而开阔,人们的专注力在不断的丧失,无论找工作还是找对象都在“海投”。也许是“广告“效果不错,推送信息发出的一周内,收到不少加好友请求(投简历),女HR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的呢?
筛选简历&筛选应征者
Step1:被动筛选
Step2:主动筛选
这轮筛选的关键词是运动和旅行。我在征友贴中明确“岗位要求”--有运动习惯+热爱旅行。加我的GG们中不少有这样的:
某GG说:“我并不喜欢旅行,也没有运动习惯,但我看到你喜欢烹饪。”——仅关注自己的需求,忽略对方需求的GG。
某GG说:“我夏天运动但冬天不运动,我很想去旅行但从来没去。”——周期性习惯,永远心在路上的GG。
某GG说:“我旅行的地方中最喜欢上海、江苏。”——GG真的旅行过么?
三条黑线从脑门直流到脚底,姑娘也反思“招聘广告”不够明晰,改成--有运动习惯(每周至少运动1次)+热爱旅行(有过单人、非城市、自由行经历),或许能提高“招聘效率”。
面试&聊天
HR善于快速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符合岗位要求、吻合企业文化。在征友中,是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只用三个问题,是不是一个频道,只用几句话。姑娘带着点职业病,即便和新朋友聊天也聊得比较深入,对这些通过初筛的GG们多少也有点“考察”意思,考察的重点是:有想法、有意思、爱生活。
有想法——有没有职业规划或者对某件事形成自己的观点。
有意思——沟通时的语言和风格是不是风趣。
爱生活——有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的小情趣和小格调。
有想法的人多数有意思,有意思的人多数爱生活,这些还是比较容易“考察“,这轮“面试”聊不投机、聊不深入的GG们被PASS。这也是双向选择,当然姑娘也会被对方PASS。
有人说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判断准确了么,没准错过合适的呢?
错过就是没缘分,姑娘不想把过多时间花费在从不适合的人身上找可能性。
有人会说姑娘有必要那么死性么,会不会太挑剔?
姑娘就在最可以挑剔的年纪,为什么不挑剔,要不怎么叫《亲爱的,我在任性的等你》。
当然若是“招聘需求”紧急(征友心切),且人才市场稀缺,招聘困难,一般会降低“招聘要求”(征友要求)。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30岁上下的“招聘官”(征友者),姑娘并未如此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