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水利与养殖问题


  水利,前面说过中国是农业大国,一直是以农为本,从古至今,以村为单位各自发展修建了对自己地形相配的水利设施,比喻水塘、水堰、水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加大了水利设施的建设,在全国建设起来很多中小型水库和灌溉用渠道,在各自的农业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旱能灌溉,涝能储水。谁都知道农业是用水大户,没有水的农业那不可能的,农村的水塘水堰很容易被泥沙阻塞,在农村的水塘会在十年左右的时间会清理淤泥一次,以扩充容水量否则时间长了,水塘也会变成旱田的!近三十年来,由于农田分到个人,人口急剧外出打工,农村也就没人组织清淤了,那么就造成现在的农田水利设施严重退化下雨天留不住水,天旱就没水可放了!同时一些大中型的水库相配套的水渠也由于长时间无人清理阻塞、漏水、垮塌严重,这种现象还在延续、恶化如果任其发展十年后失去水利功能的农田有产能吗?

  养殖,很多人都知道,农村人 不仅要种水稻和小麦,还顺带种蔬菜和养殖,这才统称为农业。原来农村人种地的同时还会种菜、麻、药材,养猪、鸡鸭鹅、兔、鱼等。养猪时每家都最少有一头猪,大户会更多,这些不仅能自足,甚至可以出售,而现在,农村人劳力少了养猪自然就没精力了,也就有了缺口,原来的这么大群体是农产品的提供者变成了使用者和消费者。现在农户种少有养猪的了,养猪都集中在一些养猪大户手中,那么成本和效益就要算清楚了,价格波动之间导致这些养殖大户的增减产,那么价格就更难控制了!虽然国内也有一些关于农业的企业,他们以农业为根本发展工业,但他们面对的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产品提供者。而现在农业受到了更多的工业的影响,以及前面分析过的人力成本,真正价值还是被运输、批发商、零售商获得,农民得到一小部分的同时还必须接受种子、肥料、机械的要挟,恶名还必须得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