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交所公开谴责北大资源控股和政泉控股,作为一件影响深远的重大案件,仅仅是谴责了事,这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违法的代价,这不是在鼓励纵容违法违规吗?
中国资本市场内幕交易盛行,投资者也好,管理层也罢,大多已经见惯不怪了,就监管层而言,执法人员有限,内幕交易多发,隐藏较深,难以发现,即使发现,碍于情面,也只是轻打轻罚,一般只是按照规定的底线处罚,如最近的广联达也只是按照1-5倍的最低1倍处罚,长期纵容的结果,追逐暴利的内幕交易者终于恶向胆边生,酿成震惊资本市场的北大医院涉嫌内幕交易案件。其手段之恶劣,涉案金额的巨大,都是资本市场所罕见的。
新浪财经讯 方正证券(6.36, -0.01, -0.16%)的二股东和大股东公开撕破脸。11月3日消息,北京政泉控股有限公司今日发文披露,北大方正CEO李友协同北大方正副总裁郭旭光炒卖北大医药(17.45, -1.43, -7.57%),涉嫌内幕交易获利3.55亿。从此揭开了揭开北大方正高管一手指使代持股票背后搅乱金融市场的内幕交易。
据凤凰财经报道, 去年六月,李友安排其弟李国军、侄女婿郭旭光代表北大方正起草代持合同,交政泉控股签订代持4000万股北大医药股份协议,占总股本的比例为6.71%。并由委托方北大资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拨款给政泉控股购买股票。以后亦必须听从北大方正人员的指令,抛出股票,资金来源是,购买代持股票款项并非全部由北大资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拨出,有一部分款是由深圳市康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汇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超杰,是北大方正CEO李友之妻弟;股东有北大方正集团总裁余丽的丈夫姚晓峰,余丽的母亲宋玉华,以及一大批李友的亲朋好友。他们甘愿为北大资源代填购买股票款,实属蹊跷.
更为诡异的是,北大医药从此以后展开了一系列的并购和改名, 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成北大医药,榜上了知名学府北大,成为高校概念股,同时搭上了医院的概念车,股价开始一路攀升, 6月18日,北大医药公告称,公司拟约14亿元收购一体医疗100%股权,一体医疗以 “医疗设备研发制造销售”与“医疗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两大模块为核心业务,致力成为专业的肿瘤诊疗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北大医药股价复牌后涨停。一年后的7月,相关股票大涨一倍,由代持时的9.20元/股,暴涨至接近20元/股。李友即指示抛出股票获取暴利近4亿人民币.
虽然北大医药紧急停牌,政泉公司的举报也只是一面之词,相关人员是否涉及内幕交易局外人难以下结论,但是随着管理层的介入,笔者以为真相大白不会很难,但问题是为什么中国股市内幕交易屡禁不绝,笔者认为不在于制度层面的缺失,因为证券法规定内幕交易除了没收所得以外,还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5倍的罚款,如果顶格处罚,对当事人是相当有震慑力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但问题是一方面执法者主动执法理念远远不够,往往对内幕交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致使内幕交易者心存侥幸,比如浙江某公司并购影视行业一案,就广泛受到媒体质疑,但是监管者是置若罔闻,到如今依然是不了了之,,其次是处罚过轻,根本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在笔者记忆当中,只有光大证券内幕交易案件被顶格处罚,而其他内幕交易案件往往都是从轻发落,一般就是没一罚一,对获利巨大的内幕交易者而言震慑有限,因为内幕交易隐藏很深难以发现,十次内幕交易或许只有一次失足,在罚款从轻下依然有暴利可图.三是没有与司法机构有效对接, 让违法人员牢底坐穿,第一百八十条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证监会加强司法对接,让内幕交易者牢底坐穿,那么市场就会闻之色变,内幕交易就能有效禁止.四是投资者索赔道路依然艰难,依靠投资者索赔增加内幕交易者的违规成本,让市场制约力量发挥作用成为一道难题,首先表现在前置条件没有取消,为投资者索赔人为设置障碍,其次是缺乏投资者损失的计算标准,三是没有实施集体诉讼机制,导致诉讼成本高昂,让投资者望而却步,四是证监会和投保局没有发挥应该有的作用,没有通过形成手段和具体诉讼原则为投资者挽回损失。
中国资本市场评论者认为中国股市乱象在于制度的缺失,法律的不完备,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法律缺失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执法人员的素质与责任心问题,是执法理念问题,是执法是否到位的问题.
以内幕交易为例,只要证监会按照证券法规定上限处罚,只要证监会及时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惩治手段还是具有震慑力的,但问题是处罚避重就轻,移送案件少得可怜,让内幕交易者心存侥幸,终于一发而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