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指挥欧盟外交政策?


23日,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雷诺.吉拉尔的文章《但愿西方别打错了仗!》,该文说:“欧洲的对外政策被波兰人、立陶宛人、拉脱维亚人和爱沙尼亚人的偏执反应主导着,虽然从历史层面尚可理解,但这正常吗?将一个所谓的‘大西洋’联盟扩大到黑海沿岸,这样的愿望合理吗?”为什么欧盟的外交政策被别人控制指挥权呢?

 

笔者认为,这种反思欧盟外交政策与法国受到恐怖接连袭击有关,今年1月份,《查理周刊》和法国被伊斯兰国IS分子袭击事件造成17人死亡。当法国布局1.05万名士兵在犹太人、穆斯林人集聚区和媒体大楼等一些敏感地区部署后,没想到23日,恐怖分子袭击法国南部的尼斯3名巡逻的士兵。3IS发布威胁视频,呼吁法国穆斯林“弃暗投明”,加入IS的“哈里发国”。

 

实际上,美国在9.11以后名义上是打击恐怖主义,实际上却让伊斯兰国从万人发展到10万人,现在连美国都没办法从哪里下手打击恐怖分子,而且美国不使用地面真正的军队战争,而是利用空袭伊斯兰国,但是,伊斯兰国撤出城市转变成农村、城市郊区等游击战时,变成美国的空袭没有效果了。

 

12年前324日,美英联军大举突破伊拉克,摧毁萨达姆政权,支持反对派打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本来巴沙尔是可以剿灭伊斯兰国的,由于美国挑唆叙利亚反对派对抗巴沙尔,变成巴沙尔没有力量打击IS了,所以,伊斯兰国从万人发展到10万人,美国是罪魁祸首。

 

对于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等国的伊斯兰国军队,奥巴马完全可以联合三国一起剿灭伊斯兰国军队的,没想到为了美国自己的一己之利,竟让伊斯兰国扩大10倍规模,而且叙利亚的一半面积被伊斯兰国占领,问题是,伊斯兰国躲在城市郊区、农村、游击战,让美国没办法消灭他们。

 

该文认为,本来俄罗斯是可以联合美国一起剿灭伊斯兰国军队的,但是,奥巴马为了要拖垮俄罗斯,竟然通过北约东扩、让俄罗斯面临应战,于是乌克兰成为干扰俄罗斯剿灭伊斯兰国的大麻烦。

 

该文说,苏丹和阿富汗人民从未对美国表现出敌意,但是,苏丹曾将恐怖分子“豺狼卡洛斯”移交法国,后来也曾提出要将本.拉丹交给美国。但克林顿政府拒绝了这项提议。西方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占领并未将这些国家变成行之有效的民主国家,反而激发了数千名“小本.拉丹”的使命感。美国对两河流域十几年的干预已经彻底失败,现在还要为叙利亚反对派、基辅提供武器,进一步插手乌克兰内战。该文反思说:我们“还想火上浇油吗?我们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好处?”“制裁俄罗斯有什么好处?我们难道不想与俄罗斯协商应对孙尼派伊斯兰圣战主义这个头号敌人吗?”为什么要法国来承担恐怖组织的袭击伤害苦果呢?

 

很明显,这是一篇对美国的檄文,控诉美国为了一己之力害了欧洲,控诉欧盟被几个小国架空了外交政权。

 

该文除了在当下的特殊环境即受伤环境下的反思外,还有为奥朗德重夺欧洲与俄罗斯调停人而奔波的可能。该文批评美国说:“美国应该将保护全世界的基督徒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而不要想着搅合穆斯林的家务事。从巴基斯坦到伊拉克,从尼日利亚到埃及,从阿尔及利亚到印度尼西亚,超过1.5亿基督徒受到迫害。西方让民主信仰优先于宗教自由,这是战略上的错误。无论西方愿意与否,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将基督徒和西方联系在一起。西方没有将保护基督徒作为首要任务,从中得到的只有来自竞争对手和敌人的蔑视。而从蔑视到侮辱只是一步之遥,从侮辱再到战争同样就差一步。”

 

综上所述,法报通过反思得出,美国颠倒了推行民主与宗教自由的顺序,害得法国受伤,而美国的全球干预让欧盟受伤。文章认为美国总是打错仗。笔者认为,这种来自欧盟的认识很不容易,他们要通过恐怖分子大量袭击欧盟,通过血的教训才能认清美国的嘴脸。文章认为欧盟被美国和几个小国控制了外交政策,应该到了夺回欧盟控制权的时候了,也就是法国德国主导欧盟主要机构和外交政策。可是,欧盟的投票权是一国一票,而且是一票就具有否决权,笔者认为,除非将来修改成多数派通过就有效,除非将来修改成大国拥有5票或3票投票权,来平衡小国,否则,就是空反思欧盟外交政策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