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了《中共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了今后在全运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不公布金牌、奖牌榜,并将以严厉措施杜绝运动员选拔“寻租”等违纪行为。但是,仅仅过了4天,国家体育总局就于1月30日在其官网上公布的《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草案)的通知》中,再次提出要“公布代表团成绩榜,其中包括金、银、铜牌数,奖牌数和总分数”,自导了一个“乌龙”。
对此,有媒体评论,国家体育总局是怕巡视组进一步调查,便假装取消奖牌榜应对巡视组。虽然无法知晓国家体育总局这样做的真实目的,但是,以此而认为体育总局是为了应对巡视组而造假,可能也有点欲加之罪了。更何况,公布奖牌榜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为何非要让其当“替罪羊”呢?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运动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名次,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参加竞技体育比赛的目的,除了参与之外,也有很强烈的“拿名次”、特别是拿冠军欲望。如果连奖牌榜、冠、亚军也没有,比赛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
现在的问题是,在奖牌榜方面出现的问题,与奖牌榜并没有关系,而是围绕奖牌榜做文章的地区和单位。要知道,其他国家为了参加国际比赛,也有各种各样选拔运动员的方式,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从总体上讲,还是比较科学的。我国所以在运动员选拔等方面出问题,关键在于举国体制方面,在于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极致、做过了度。也正因为如此,就给了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些人腐败的空间。如投入力度最大的男子足球领域、男子篮球领域,以及运动员选拔等。
实际上,这些问题的发生,更多的还是体制方面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选拔、评价和考核体系,特别在某些领域,已经形成了“腐败链”,但仍然没有有效的监督跟进,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腐败问题了。那么,其与奖牌榜又有多大关系呢?是否取消了奖牌榜,就不会再发生腐败问题了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体制不改革、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发生腐败问题的土壤就永远存在,出现腐败问题的根源就不可能消除,腐败案件也就会不断发生。
更重要的,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目的,也不是为比赛而比赛,为拿好名次而拿好名次。站在政府的角度,是应当通过这样的比赛,营造更好的全民健身的氛围,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全中来,提高国人的身体素质,而不是为了奖牌榜。奖牌榜犹如GDP,能否淡化,也在于政府的理念,在于对待政绩的态度。如果将其与政绩绑得过紧,各种问题自然也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对国家体育总局的“乌龙球”,大可不必上纲上线,而应当帮助他们如何更好地从体制、机制、体系等方面找问题,从而建立真正科学、合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氛围形成的新体制、新机制、新体系,为提高国人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