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不是社会包袱是中国劳动力新常态


 柴福洪

当前中国社会关于“老龄化”问题的讨论,是有根据的。据数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4.9%2020年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人口数目也在不断下降。就目前而言,普遍存在“三个人养一个人”的现象,而在未来一段时间,这一现象或将更加严重。

这一统计数据支持了恐惧延迟退休的心理。其立足点是视“老龄化”为社会包袱与负担,把“老龄化”说得十分可怕,这是中国人自己在吓唬自己。甚至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2015年两会上答记者问时,对延迟退休这第一社会政策调整的说明,都没有深入解说清楚,好象广大民众都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不从中国社会大局出发,理解党和政府的良苦用心,明显是说人民与政府现在是各执一词,因此,才不得不把政策推出时间定在2017年,实施时间定在2022年,以缓解社会舆论的压力。其实,还是个认识问题,我们面对中国社会巨大的变化,适应不了这种劳动力状况改变的新常态,根源是人口与劳动力供给新理论没有创造出来造成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老龄化”,是相对于过去的老观念、老定义的,不是当今中国老人的“老”。过去,人的寿命短,50多岁就很老了,能活到60岁就是正寿。那时的人,吃的不好、不饱、不规律,营养不良,生活不卫生,医疗水平低,没有就医条件,能活到70-80岁的人极少,有句老话“人活70古来稀”。21世纪的中国人寿命延长了,社会平均寿命已经70多岁了,随着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劳动强度下降,还有可能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

现在,年过50的人都记得,在上世纪60-70年代,50岁以上的农村人口,大多老得不行了,全身是病,一般都失去了劳动能力,而现在的人,包括农村人口,50多岁的人大多象过去40岁左右的人的样子,身体一般都很健康,60-70岁的人的样子与过去50岁人的样子相当,而且,身体比那时50岁的人还要健康得多。一旦有病,都基本能得到及时治疗,虽然医药卫生工作还有许许多多不令人满意。主要是健康意识增强了,绝大多数人都比较注意饮食健康、均衡、卫生,锻炼身体的现象与上个世纪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基本实现了城乡同步,这就是中国人口健康的新常态。

中国目前的人口调查的“老龄化”定义要改了,50-60岁的人再不能说是老年人口了,最多,70岁以上的人口才能称为老人,以附和“人活70古来稀”一语。所以,中国社会60-65岁以上人口比例增长的现象再不应叫老龄化了,要叫“长寿化”才对。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社会劳动时间就一定会同步延长,不管国家政策改不改,现在“被老的”同志,即使社会政策上退休了,也一定会找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否则,这些“被老的”同志就十分痛苦,为解除这个痛苦,民间老人自发的再就业现象一定会增加。即使是在家抱孙子,也应视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而且,抱孙子的劳动不是任何人都能代替的,没有老人抱孙子,必然要加大社会劳动力供给量。

中国政府要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这一点出发,调整社会劳动政策,如空姐、铁乘这些职业,可以全部改由空婆、铁婆来代替;酒店服务生等服务岗位也可以全由老太太、老头来做。把一些简单劳动岗位让给受教育不多的人来做,是高效利用社会人力资源与节约教育成本的好途径,以缓解中国社会教育过度率高的现象。

也因为这一点,中国劳动人口的法定劳动年龄自然需要调整了,推迟退休年龄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主要动机不是因为目前存在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空账”、统筹账户收不抵支的“赤字”。同时又要说明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空账”、统筹账户收不抵支的“赤字”是历史造成的。全民养老保险实行时间短,新中国建国前40年基本没有积累,需要政府弥补历史欠帐。另外,养老金全国统筹也是必然的,中央政府应明确养老金全国统筹时间表,由中央政府承担过去的欠帐部分,中央政府再没线,也有办法和能力弥补这部分欠帐,央企盈利就可以补齐,万一不足,就是把“中石油”卖了也是应该的,只要中国中央政府下了决心,没有解决不了的。

致于为什么是2017年出台政策,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也好解释,20182045对应的出生年份正好是“三年自然灾害”与“文革”时期出生的人口,这期间出生的人口,幼年时期有营养不良、医疗条件不好的实际情况存在,只能作为过渡期,1980年后出生的人口,各方面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人均寿命得到提高,出于这样的动机和大致上的时段划分,在2045年后,全国所有劳动人口实行65岁退休,与人口平均寿命与事实上的人生劳动时间相适应的社会政策。 

当然,为了更人性化一些,考虑到艰苦行业,重体力、重污染岗位,高空与井下作业岗位,退休法定年龄规定要灵活一些为好,仍然要把女性55岁、男性60岁作为最低法定年龄,如教师、医生等职业,对高技能劳动者还可以规定,只要用人单位需要,劳动者身体健康,经双方同意,到了最高退休年龄仍然可以继续工作到自愿退下来为止。总之,退休自主权交由劳动者自已选择,但劳动年数与退休金数量要有明显区别。这样,用事实说话,讲道理的人性化的政策,广大人民群众一定会接受的。

劳动人口实行65岁退休制,必然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果加大老年产业培植力度,开发老年就业渠道,鼓励老年人转业、再就业,人口老龄化再也不是什么社会包袱和负担了,而是社会新生资源。70-80岁后失去劳动能力但存活的老人,那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存在的,不能视为社会问题,是人类常态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