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飞出去的电磁场——《西方科学的败局》连载之一三


 光是飞出去的电磁场——《西方科学的败局》连载之一三

12.光是飞出去的电磁场

电子带有最小电量,这个电量是电世界中的基本电量。这样看,电子电量是电之砖。物质世界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披着很多层电子外衣,物质的不同性质都要由电子的表现来决定,这样看,电子是物质世界的外衣,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其实是由电子组成的世界。原子核通常看不见

静态电子表现出静态电场;单方向运动的电子,一定会伴随着单方向运动的电场,单方向运动的电场一定会产生单方向的磁场,动电场是磁场存在的原因。当电子向反方向运动或称振动或称交变运动,总之是一种过零点的双向运动,就会感应出电磁场向远方传播,电磁波传播就脱离了电子振荡源。

电子在原子外层的同一层中无论转多少圈,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都会圈禁在内部,不会向外传播,当电子从一层跳到另一层(跃迁),一定是一次交变运动,会产生电磁波传播出去。最简单的氢原子外衣只有一个电子,在高温下电子在不同层级跳变,能发出几十种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都是单周期振动,是孤立的固定频率,不具有经典波动的连续性。电子单周期振荡产生的电磁波都是些两个方向电场圈,环着两个方向的磁场圈,犹如是四联环圈组成的电磁场小段,这些小段在红光和紫光频率之内就能被人眼睛感知。这就好像是,当原子加热时就变成一张发射多种频率光箭的弓弩。生活中,原子数量很大,其电子数量更大,所发出的多频率光箭汇合成巨大的光流,这就是人们所看到的光线。当太阳向地球发来这些无数光箭时,光箭与我们周围那些不发光原子上的电子发生纠缠,纠缠后的光复杂而层次鲜明,这就形成人所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西方科学说,光是一份一份的,频率不连续,把一段段电磁波叫“光子”,从能量一份份来说叫“量子”,这种表述应该说没有问题。然而,可是,光子不是“粒”,你不能偷偷把电磁场的“子”说成是物体颗粒的“粒”。偷换概念以后,把光说成是,既是“波”又是“粒”。把小段电磁波说成是物的小颗粒,这就混淆了“物”与“场”的概念。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理论的错误所在。不管怎么说,光像箭一样是被原子射出去的一小段电磁场。小段再小,场变不成物,物也变不成场,更不可能既是场又是物,这是自然法则。

波粒二象性错误并没有停住脚步,随后在动静质量上,动量、能量、力的传递、基本粒子、物质湮灭等等一系列问题上跌进错误的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