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这三件事咋上了头条?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每年的这天,无论是网络、纸媒还是电视,能上头条的大多都是维权、投诉、曝光或者打假。但今年的3.15这天似乎更为热闹,而占据各大媒体头版头条的也都与消费者关系基本不大。
一条是:3月15日上午10点30分,两会迎来最后的“压轴大戏”,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会面,回答大家的问题。一条是:李克强总理的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17分钟,中央纪委网站弹窗消息提示,“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第三条是:新华社3月16日0点00分发布客户端专电,2015年3月15日,徐才厚因膀胱癌终末期,全身多发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医院死亡。
“两会”之后,总理记者招待会往往是中外媒体高度关注的政治传播事件。这既是一场中国总理与中外记者互动的大戏,也是检阅答问双方职业能力和传播水准的高端平台。所以看点多多。而在在记者招待会中,李克强总理确实也透露了不少“干货”,强调了重点改革领域,释放出诸多的新信号,自然会是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调查”的消息之所以抢占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就在于其是第一个在“两会”上被拿下的官员,而其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明星式的政治人物,他曾多次实行和发布让人感觉惊讶和意外的施政举措,更是被誉为“官场另类”。此人如今突然落马,自然便立刻引爆了强烈的关注和热烈的议论。
徐才厚乃是真正的“大老虎”之一,2014年10月军事检察院对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侦查就已终结,并认定其“涉嫌受贿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就在人们迫切期待公审那一刻的时刻,徐才厚却因膀胱癌医治无效而在医院死亡了。于是在诸多的遗憾当中,公共自然会生发出更多的疑问。比如:徐才厚死了,无法追究其刑责,但相关涉案人员怎么办、财产如何处理等等。面对这些追问,各大媒体自然也会在首要位置刊发相关信息,以供众议。
3月15日这一天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是令媒体乃至公众始料不及的。一方面是关乎到国计民生、释放信号的大事要事,一方面是强力反腐、不留死角的标志性事件,另一方面则是众目聚焦、突发事变的“虎死疑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一个事件都是聚焦的焦点,都是公议的话题。所以,媒体自然会顺乎舆论走向、汇聚公众目光,合理编发头版头条消息。
(李吉明2015年3月16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