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名称不能与百姓“躲猫猫” ——建议尽快规范官方微博名称


 官微名称不能与百姓“躲猫猫”

——建议尽快规范官方微博名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意在摸清全国政府网站基本情况,有效解决一些政府网站存在的群众反映强烈的“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问题,切实消除政府网站“僵尸”、“睡眠”等现象。

首先笔者认为,这项普查极有必要,但同时也希望这项普查工作能延伸至各级官方微博。因为近年来政务微博发展迅猛,对于增进官民沟通,关注民声,倾听民意,汇集民智,都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被网民誉为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党和人民“感情的纽带”。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的今天,政务微博已在一定程度上担当着社会“减压阀”的角色。

但政务微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尚需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各地、各部门官方微博名称不够规范,导致网民无法查找,也就无法将与其相关的信息传递(@)给他们,因而令政务微博的作用大打折扣。

笔者搜集了31个省、市、自治区分别由政府办或新闻办管理的微博名称,发现以“行政区名+发布”(如安徽发布)模式的占了绝对多数,共有21个,其它10个五花八门的名称分别是:微博江苏、微博贵州、微博云南、重庆微发布、湖南政务微博厅、清新福建、精彩河南、活力内蒙古、广西政府公报、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31个行政区的公安微博名称也是花样繁多。最早被网民熟悉的以“平安+行政区名”模式共有8家,分别是平安北京、平安天津、平安重庆、平安辽宁、平安江苏、平安内蒙古、平安青海、平安宁夏;而以“行政区名+公安”模式的有10家,包括山西公安、吉林公安、浙江公安、江西公安、山东公安、四川公安、贵州公安、陕西公安、甘肃公安、广西公安;其它名称的有11,分别是:福建警方、云南警方、海南警方、安徽公安在线、广东省公安厅、河北公安网络发言人、警民直通车-上海、龙警微博、平安中原、平安荆楚、平安天山。此外,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均未找到湖南、西藏公安的官方微博。

31个行政区的法院官方微博名称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给网民带来最直观感受的以“行政区名+高院”模式共有13家,分别是重庆高院、河北高院、辽宁高院、安徽高院、福建高院、湖北高院、湖南高院、海南高院、四川高院、贵州高院、陕西高院、甘肃高院、青海高院;使用“行政区名+高法”模式的有4家,分别是吉林高法、山东高法、西藏高法、宁夏高法;使用全称的也有4家,分别是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其它无规则名称有10家,分别是:京法网事、浦江天平、津法之声、晋法之声、之江天平、红色天平、豫法阳光、北疆法声、八桂法苑、西域天平。

31个行政区的检察院官方微博名称相对规范。使用最为普遍的“行政区名+检察”模式共有19家,分别是北京检察、上海检察、河北检察、山西检察、辽宁检察、吉林检察、浙江检察、安徽检察、福建检察、江西检察、河南检察、湖南检察、陕西检察、甘肃检察、内蒙古检察、广西检察、西藏检察、宁夏检察、新疆检察;使用全称的有11,分别是天津市人民检察院、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云南省人民检察院、青海省人民检察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仅有“江苏检察在线”与众不同。

此外,一些官方微博在不同的网站竟然使用不同的名称,让人云里雾里。如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在腾讯网使用全称,而在新浪网却使用“龙江检察”;广东省公安厅在腾讯网、新华网上使用全称,而在新浪网上使用“平安南粤”。

让网友最难查找的名称,则是官方使用各种各样的别称。如公安系统的龙警微博、平安天山、平安中原、平安荆楚;法院系统的八桂法苑、西域天平、北疆法声、豫法阳光、之江天平、晋法之声、津法之声、京法网事、浦江天平,都是网友难以想象出来的昵称;而“红色天平”,即使你有超强的想象力,恐怕也难以通过这四个字来查找江西省高院的官方微博。说句难听点的,这些名称简直就是与百姓“躲猫猫”。

笔者以为,为便于网上查找,政务微博的名称必须规范。依照网民业已形成的习惯,建议各级政府的官微名称统一使用“行政区名+发布”;各级公安的官微名称统一使用“平安+行政区名”;各级法院的官微名称统一使用“行政区名+高(中)院”或“行政区名+法院”;各级检察院的官微名称统一使用“行政区名+检察”。

 

  握手言和?总局、马云与消费者都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