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粹】姚树洁:对“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科学解析(1)


2015-03-19 13:38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姚树洁

http://theory.rmlt.com.cn/2015/0319/377862.shtml

核心提示:我们的研究结论明确反对片面强调腐败会对经济发展起到“润滑剂”作用,进而简单地认为“反腐败运动会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我们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存在一条通过反腐行动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最优路径。

【摘要】我们的研究结论明确反对片面强调腐败会对经济发展起到“润滑剂”作用,进而简单地认为“反腐败运动会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我们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存在一条通过反腐行动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最优路径。

【关键词】反腐 经济发展 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最近两年,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反腐斗争是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海内外激烈的争论。中国共产党敢于面对现实,面对腐败的严重性,在习近平等人的领导下,亮出反腐利剑,清除党内腐败分子,正在赢得人们的欢呼,正在营造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社会生态,不仅在政治上树立一个立得住、站得稳的共产党治理架构,更是创造一个公平、公义、和谐的现代文明社会,奠定牢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首次提出反腐“有利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关于“腐败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已经引起习近平的高度重视。3月7日,习近平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他表示,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他强调,抓作风建设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他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

习近平对反腐与经济发展的定调,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到底有没有更加科学的解释,来理解习近平的“定调”,才能让那些认为反腐会影响经济发展的人,有一个口服心服的认识?

在经济学研究中,腐败被定义为政府官员为了私人利益滥用公共权力。虽然政府官员腐败被各国法律所禁止,但人们对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却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

一种是“有效腐败论”,认为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制度不完善的国家,腐败可以帮助企业绕开无效率的政府行政干预,从而降低了市场扭曲带来的成本而有利于经济增长。

与“有效腐败论”相对立的是“有害腐败论”。这一观点源自寻租理论,认为腐败是经济发展的“掠夺之手”。腐败的非法性和隐秘性使其带来比税收更为严重的市场扭曲,使生产活动的回报低于寻租的回报,导致社会资源被配置到寻租活动中,而不被用于生产活动。

由于上述两种观点存在矛盾,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特定的制度特征。腐败对经济增长和投资的负面影响程度取决于政府治理水平。

也有的学者认为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单调关系。在低腐败水平下,腐败能够起到经济增长的“润滑剂”作用,但当腐败超过特定临界值时,腐败将不利于经济增长。有人认为在高质量政治制度的政府管理体制下,腐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作用,而在低质量政治制度的政府管理体制下,腐败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腐败有益于经济增长的现象仅仅适用于存在制度缺陷的国家,而在其他国家,腐败对经济增长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在讨论经济发展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必须考虑政府治理国家的能力和决心,考虑国家的法制建设和官员的素质。在制度无效率的国家,腐败可能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有效率的国家,腐败必然是拖累经济增长。

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腐败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使有些人片面地认为经济增长离不开腐败。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进反腐斗争,他们坚定有力地提出“有腐必反,有贪必惩”和“对腐败零容忍,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藏身之处”的决心。人们看到,习近平的反腐斗争,不是说说而已,他是说到做到。十八大以来,已经有60多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包括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被抓。就在今年两会期间,又有两只“老虎”被查,那就是新疆政协副主席粟智,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

另一方面,2014年的GDP增长只有7.4%,没有完成计划指标。因此,有人把中国经济增长放慢归咎于反腐斗争,大做文章,扭曲事实。

2015年2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以《没有腐败,中国经济体系能否运行》为题刊文,将中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与反腐败运动联系起来,认为严厉打击腐败减弱地方政府官员寻求经济增长的积极性,使官员倾向于“不犯错误”,而不是“做出成绩”,割裂某些商人与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大幅减少奢侈品、高档餐饮的消费,进而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然而,从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放慢有其客观原因。因为,在连续30多年的高增长以后,环境污染、人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经济结构扭曲,中国不可能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所以,反腐斗争与经济增长放慢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尽管7.4%的增长速度不如前几年的两位数增长。但是,这个增长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已经是最好的成绩。2014年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增长速度如下:美国2.4%,欧元区0.8%,日本0.2%,南非1.4%,俄国0.7%,巴西0.2%,只有印度的GDP增长速度与中国持平。从绝对量来讲,2010年中国的GDP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中国GDP高达10.3万亿美元,人均GDP为7500美元。与2013年相比,绝对增量1.1万亿美元,等于半个印度(或半个俄国)全年的GDP。

【参考文献】

《没有腐败,中国经济体系能否运行》,《华盛顿邮报》,2015年2月11日。

责编/谭峰 美编/李祥峰

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