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再扩权意味着什么?


 

331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近日,中央纪委新设7家派驻纪检组组长,分别赴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任职报到。”这是十八大以来,中纪委实现派驻全覆盖迈出的最重要一步,也意味着,中纪委对全党的监督不再有死角。

 

325日至27日,中纪委任命的7名纪检组长,分赴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任职。各驻在部门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刘奇葆、孙春兰、赵乐际、栗战书、杨晶、王晨、张庆黎等7名领导同志分别主持见面会并讲话。

 

中纪委同时对外披露了7位新任纪检组组长的名字,他们分别是徐令义、喻红秋、傅自应、苏波、张立军、辛维光和周新建。这7名纪检组长,苏波、张立军、辛维光三人为十八届中纪委委员,但只有辛维光一人此前担任云南省纪委书记,身处纪检一线。其他6人,则是转任纪检一线,成为“打虎”新人。

 

早在十二大时中共党章就规定,中纪委“可以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党的纪律检查组或纪律检查员”,但是,这么多年来,中纪委派驻纪检组仅限于国务院系统的中央国家机关,从来没有向党的中央工作部门和全国人大、政协机关派驻过纪检组。

 

十八大以来,中纪委雷厉风行反腐“打虎”,在巡视和派驻这两条路上齐头并进,取得了卓越战绩,也深得民心。习近平在中纪委会上明确表示,支持和加强纪委的监督权力,这意味着中纪委的扩权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同。

 

从历史上看,中纪委的作用和职责经历了几起几落,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中职能虚化,不能起到实际监督作用。中纪委权力的最新一轮扩张,实际上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央权力集中的一部分,意味着中纪委的权力也被重新做实。

 

老百姓对近来中国政治生活的最大感受,恐怕就是中纪委的密集反腐“打虎”,十八大以来,已有100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厅局级官员更是数不胜数!反腐成绩单上不断增加的名字,也反映出中纪委的权力正在不断扩张。

 

尽管“打虎”成绩斐然,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却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王岐山刚刚在河南调研,再次强调了管党治党应该靠什么——那就是“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强调把纪律挺在前面,也是要告诫那些“违纪已过、违法未满”,特别是喜欢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推诿扯皮的领导干部要当心了:不守纪律,一样被查!

 

对于老百姓而言,“打虎”固然解恨,但身边的“苍蝇”才更加讨厌。而中纪委只有实实在在把执纪的使命履行好,老百姓才能体会从严治党带来的变化和希望。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提出反腐目标,首提对腐败“零容忍”,预示着未来的反腐将会持续深入下去,也预示着会有更多的“老虎、苍蝇”被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