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旅游实践心得专栏】景区前期开发案例分析九


旅游人文景区初期开发案例分析(九)
 
张建平

(四)风险要素

初溪土楼旅游资源按县五套班子联席会议精神,照县人民政府文件指示,为推进初溪土楼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由下洋镇政府牵头集资合股组建公司进行保护中的旅游开发。

由于体制顺畅、机制灵活、决策正确,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政府批文、村民认同、组建公司”三步曲;特别是在同质景区的差异性开发方面“存同求异,挖掘特色资源、标新立异”;尤其是景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契约要素、管理要素、营销要素”采用了必要的制约保障、个性化的管理方式、独道的营销办法,仅用一年的时间,100万元的起步资金(不含集庆楼客家民俗博物馆、中川文化陈列管、胡文虎纪念馆)打造了“初溪土楼、中川古村落”二大景区,且初具规模,这在景区旅游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崛。

转眼间来到二○○七年进入景区开发的第四个年头,下洋镇至初溪村15公里县级公路路况依旧,每遇黄金周或有大型旅游车队进入景区,镇政府和企业临时抽调人员在每一道转弯处指挥车辆安全交汇。但此时景区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变,企业投巨资搬掉了初溪村口的一座石头山,硬是开辟了一整块近2000平米的停车场以解停车之急;为让游客居高临下、全方位地观赏初溪土楼群的壮丽图景,采用师法自然的乡土艺术,不用一点水泥进行生态建设,从村口停车场沿着山腰修筑了一条一公里长的石砌小道直通观景台;应村民要求沿溪筑坝蓄水铺桥,客家风俗里意味着招财进宝……对全村道路安全、楼房安全、环境卫生、环境绿化等进行全面的保护整治,员工的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游客总量虽达不到“井喷式”的上升,但已有七十几家周边旅行社为景区输送游客。

当然,任何一种经营模式都具有一定的风险与局限,需要职业经营团队在运用中不断完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创新中求得成功。在景区的早期开发旅游决策者必须将“政策风险、道德风险、合作风险、经营风险”纳入决策范畴,否则,任何不平衡的心态,任何不均衡的契约,任何不和谐的行为都将导致“功亏一篑”。

随着二○○八年七月七日福建土楼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期待拥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民俗文化、多彩的客家特色、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初溪土楼群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我们期盼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的侨乡中川古村落享誉国内外;我们期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给乡镇村民带来福音。

时隔两年,中途回到初溪和中川探望乡亲、同事二次,倍感亲切。闭门思过之余,觉得有必要将过去的三年中参与初溪土楼、中川古村落景区的策划、规划、建设、经营、管理、销售等一些案例与心得以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体会写出来向专家求教,向同行求证,提供旅游人文景区开发建设经营者参考,并希望得到雅正。  (完)    

 联系我请发邮件 [email protected]                          

张建平  200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