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平旅游实践心得专栏】一颗北纬三十度线上的翡翠明珠(三)


一颗北纬三十度线上的翡翠明珠(三)

(张建平)

 四、资源构想和建筑风格

   旅游景区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主体,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取决于该地区景区总类的丰厚和品质的高深程度。

(一)资源构想

   龙潭河大峡谷拥有“类型齐全、品质上乘、浑然天成”的稀缺旅游资源,亟待解决的是同质景区差异性开发的瓶颈问题,使同类景区因环境的改变和功能的创新而得到游者的认同,必须在“大龙潭河景区”的框架下进行资源结构的优化组合,形成“巴人谷、走马坝、下崩口、盘丝洞”四大不同的主题景区。

   1巴人谷景区以缆车观光、激流险漂为主导。龙潭河上游与城万快速公路相连,因交通便捷理所当然地成为大龙潭河景区四方服务区之标志性大型游客聚散中心。凡乘坐大中巴的旅游团客必然由此选择“缆车、漂流、栈道”进入景区,在同一入口采用三种形式约3公里途经剑峰千刃、奇岩怪石、泉瀑奔腾的险壑狭谷抵达特异景观两扇门,国内景区当绝无仅有。

    每遇冬季龙潭河水量明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竹排漂流的畅行。经专家学者的考察论证,可利用两扇门巨岩最窄处仅10米宽的现状筑10米高的石砌大坝,既构成峻峭幽深、明副其实的“索龙潭”,亦形成激流从“石门缝”中滚滚奔涌、响震林木的“索龙瀑”。“索龙潭、索龙瀑、索龙泉”的奇妙组合势将成为龙潭河巴人谷景区的经典性景观,逢遭枯雨时节大坝将开闸助推舟筏漂流畅通无阻,确保漂流无淡季可谓一举多得。

2、走马坝景区以仙天佛地、浪漫缓漂为主导。地处龙潭河中游的走马坝景区从蜂桶桥起始至红岩村大坝口,其间仙女峰和蝙蝠岩为核心景点。仙女峰峭崖重叠、秀丽多姿,景致犹如一幅悬于蓝天之下婷婷玉立的仕女图,令人浮想联翩。蝙蝠岩顶峰轮廓恰似两只硕大的雌雄蝙蝠遥遥相望、頻送秋波;蛟龙下山等象形岩景琳琅满目,令游者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童话世界。

   龙潭河中游河谷狭窄、临渊洞府、绿竹成荫、山花烂漫,大小战溪汇集一堂,泉水清爽且流速平缓,走马坝码头游人纷纷登上舟筏顺流漂行,一路欢歌笑语、惬意嬉戏、游哉悠哉。

   3、下崩口景区以极限运动、文化体验为主导。地处龙潭河下游的下崩口景区从大坝口起始沿岸山峰陡然雄奇挺拔,峭崖裸露重叠,河谷巨石累累。峰崖溪涧之地形风貌与上崩口截然不同,游者溯溪临渊观摩壁画图腾、穿梭于摩崖石刻间怀想沉浸在古远的巴賨境域,思绪飘渺而陶醉。

   “图腾”是原始人迷信某中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也是保护神的象征。景区将巧用古代巴族的两大首领廪君和伏羲崇拜“虎、蛇、鸟、鱼、鳖”等动物图腾之信仰,选择巨石或岩壁刻画古巴賨的“文字、器皿、图腾、避邪术、巴伦舞”等浮雕,使游人在溯溪漂流、摄影采风和艺术写生中穿越三四千年的春秋战国时代,领略古巴賨历史文化的渊远流长与民风的彪悍勇猛,运用巨石图腾浮雕群诠释和赏析巴賨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风情,可赢得举一反三之功。

   此外,“绝地险漂、攀岩速降、蹦极桥降、飞索滑翔”等惊险刺激的户外极限运动和扣人心弦的走钢丝表演及与巴山猕猴、龙潭大鲵的零距离触摸等参与性项目的体验互动,必将意趣非凡。

   4、盘丝洞景区以地质奇观、溶洞探险为主导。龙潭河属中切割中低山地貌,山岭海拔1300米左右,相对高差约700米。因地下暗河纵横交错,故多见峰丛、溶洞、溶沟、漏斗、洼地等地貌景观。张家坪盘丝洞在漫长的岁月里经溶蚀和化学堆积形成洞中有洞、石乳晶亮、自然天成、结构奇巧的地下宫殿,具备科考、探险、艺术、观赏和旅游的超然价值,系重叠互补性景区之一。

   (二)建筑风格

   寻求原始、怀念过往乃人类的本性所属。龙潭河景区设施的建筑设计风格应体现“尊重历史、建新如旧、幽雅含蓄”的基本原则,充分采掘创新能够呼应巴賨的建筑文化元素,情感传承与还原远古川东别样另类的建筑风貌,造就和丰富龙潭河景区难以复制的建筑观赏内涵及巴賨民系文化的体验价值。

   龙潭河景区的核心建筑及配套设施的设计要有出处与说法,风格采纳“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建筑布局、建筑风貌、外观装饰和内部功能等理应与旅游的主题思想保持高度地一致。

   1游客聚散服务中心:作为大龙潭河景区的地标性建筑,其构思设计应围绕兼顾“建筑的实效性、文化的代表性、景观的标志性和视觉的冲击性”。主体建筑讲究外观原始厚重,采集天然的红砂岩石块,配以竹木等作为修葺元素,飞檐高筑、气宇轩昂。

   集散广场中央巨龙白虎雕塑齐聚迎宾威风八面,八根动物图腾石柱团团环绕其间,在水雾灯光的衬映下更显得神乎其神。

   2温泉康健疗养中心:作为大龙潭河景区的互补性建筑,在当前推崇“现代、日式、巴厘、台式”等温泉建筑风格的态势下,应别出心裁地把龙潭河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巴賨技艺精湛的吊脚楼建筑元素相结合,峰峦叠石、修竹茂林、曲折通幽,在生动有趣的巴賨雕塑的点缀中,营造具有典型浓郁的山水田园风光气息的溴温泉康健理疗中心,寻求差异、凸显本色。

   3古街休憩娱乐中心:作为大龙潭河景区的必然性建筑,将原汁原味地创新移植古巴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枢的重庆“巴国城、洪崖洞”的精雅建筑元素,沿溪规划秦巴“饮食街、农艺街、特产街、风情街”等商铺地产,聚焦重塑巴賨建筑,采用“条石青瓦、木作结构、悬空而筑、依山而建”为主轴的造型格调,使街市的每一块青石,每一片青瓦,每一扇门窗,每一处细微的雕琢修葺都蕴藏着巴賨文化的历史记载,供游人在观景休憩之余鉴赏韵味浓郁的仿古巴賨建筑而记忆深刻。

龙潭河景区的建筑基调“含繁杂、崇清简、忌密集、求疏落”,具有清简疏落和巴賨文脉的特派及“朴实、典雅、幽静”的特质。

(第四部分待续)

联系我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