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流坐庄”是希拉里登顶的最大障碍


 “轮流坐庄”是希拉里登顶的最大障碍

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人希拉里·克林顿12日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并承诺自己将成为普通美国民众利益的捍卫者。(4月13日《新华网》)

希拉里宣布参选美国总统虽然成为今天各大媒体的焦点,但也早在人们的预料之中,无非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因为早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就在民主党内与奥巴马展开竞争,只是最终败给了奥巴马。不过,在党内竞选中与奥巴马短兵相接,甚至互相揭短的希拉里,最终却成了奥巴马政府的国务卿,这种真正“摒弃前嫌”的做法,东方人恐怕难以理解。但笔者正是从这里看到了美国政坛真实的一面,摄像机前光明磊落的激烈交锋,并不影响今后的合作。如果当初有一方使“阴招”,那是绝对没有可能的。

一些中国人不愿意看到作风强悍的希拉里当选未来的美国总统,但一个了解中国的美国人当选总统,对中美关系未必就是坏事。一方面,此一时,彼一时,屁股决定脑袋,国务卿希拉里与总统希拉里并非一回事,红脸、白脸是角色分配。另一方面,希拉里曾先后7次访华,与现任总书记习近平、总理李克强、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等都有见面,希拉里掌权后的中美关系,或可避免“弯弯绕”,变得直来直去。

此外,今天媒体报道希拉里在2013年卸任国务卿的演说中称“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希拉里主政后的中美关系基本方向。而有意思的是,这句话最早却是出自习近平总书记之口。习近平于2012年2月以国家副主席身份访美时,就提出“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下中美两国”。因此可以乐观地预测,一旦希拉里成为美国总统,中美关系或将迎来新的改观。

笔者以为,希拉里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是希拉里从政经验丰富,其他候选人无出其右。希拉里的人生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位沃尔玛公司女性董事,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第一位拥有公职的“第一夫人”,出访国家总数第一的国务卿……这些都令希拉里名声大噪。律师出身的希拉里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3位女性国务卿后,其风头远盖过以往其他多数男性国务卿,任职期间的人气遥遥领先于其他美国政要,从政经验得到美国人的认可,在海外也享有较高的支持度、美誉度。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盛赞她是美国有史以来“杰出的国务卿之一”。如果她参选获胜,又将创造出一个“第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二是希拉里家庭背景显赫,将助其一臂之力。作为美国第67任国务卿,希拉里在对外关系方面表现出了一种极为彪悍的一面,但作为前第一夫人的希拉里,在夫君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中却表现出了相当柔弱的一面,不但保住了家庭,更维护了克林顿的政治地位,表现出的智慧也为自己日后参选总统增加了分值。而克林顿曾创造出的广受美国人怀念的绝佳政绩,无疑对希拉里的竞选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三是美国人喜新厌旧,热衷“突破”,选个女人当总统显示新意。在一个以白人为主导的国家里,黑人奥巴马能于2008年“登顶”白宫,曾令不太了解美国文化的外国人大惑不解,而笔者则视奥巴马的当选,显示出美国社会的包容。而由此推及,女人当美国总统,多数美国男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此外,热衷于“突破”的美国人能在6年前划时代地选了一名黑人当总统,一年后再“突破性”地选一名女性做“当家人”,也许是一种不顾其它条件的“另外的选择”。既然已有亚当斯家族、布什家族“父子总统”,罗斯福家族“叔侄总统”,怎么就没有可能出现克林顿家族的“夫妻总统”呢?当然,也有一些美国人或希望创造“一门三总统”这样的新鲜事。

四是具有较强的民意基础。民调显示,高达81%的民主党选民表示对希拉里抱有好感,57%的民主党选民希望希拉里成为代表民主党角逐白宫的正式候选人。而与传说中的共和党候选人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的次子、乔治·沃克·布什之弟、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相比,二者的支持率是55%对45%。有博彩公司甚至认为希拉里2016年入主白宫的概率高达91%。

当然,希拉里也有一定的劣势。一些人认为2016年已是69岁的希拉里在年龄上劣势明显,但笔者以为在并非“七上八下”的国家,69岁参选总统还是时候。此前演员出身的里根就是71岁才当总统,何况希拉里的身体看上去很不错,在总统的宝座上应该“吃得消”。不过,希拉里的另一个不利因素却是十分突出,那就是美国总统的“轮流坐庄”习惯,主要因为美国选民不希望两党中出现“一党独大”。

就在希拉里宣布参选美国总统的消息发出不久,寻求共和党提名的德州联邦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就发表声明说,选希拉里无异于让目前的奥巴马当选第三任。

是的。纵观美国战后历届政府,除上世纪80年代共和党的罗纳德·里根干满两届后,仍由共和党的乔治·布什接任外,没有一党政府能够连任三届,剩下的都是最多两届,然后被替换。

作为民主党候选人的希拉里,能否复制1988年共和党人乔治·布什创造出的奇迹?让我们拭目以待。

握手言和?总局、马云与消费者都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