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高股市,阻碍经济转型,扼杀企业创新


  近一段时间沪深股市接连突破多个高点,特别是几天前几乎没有用吹飞之力就站上了4000点高点,并且站得稳,并正在冲向更高点,半年的涨幅超过了过去六年,让人感觉市场好像着魔了,而另一方面经济仍然处于下行探底的过程之中,作为经济的晴雨表的股市与经济基本面严重背离引起各方的关注,引起经济学界的普遍质疑。

    经济的基本面并未向好,企业的盈利水平比较低,盈利预期也比较弱,股市持续上涨自然有市场外因素在支撑,特别是决策层期望,从李克强总理和周小川行长的讲话可见一斑。李克强自去年以来一直强调要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增长,并且中央在楼市需求疲弱的情况下,希望激活另外一大市场即股市,让更多的人把储蓄及其它用途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及其相关市场,一方面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而在做高的过程中投资者也会获得更丰厚的回报;同时周小川行长接受采访时也指出资金进入股市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等等,无不表明在经济增长仍很疲软的情况下,中央希望一些市场特别是前期低估的市场能够活起来。

   我一直也在呼吁盘活存量资源,而不仅仅是存量的财政资金,比如闲置的教室,厂房,乃至商品房,商铺,教学设备,医疗设备,以及闲置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对于社保资金,养老基金入市持保留态度,本来社保缺口就很大,而同时社保资金养老基金能否按时足够发放涉及到被保障人以及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前提应该保值,其次才是增值,至于缺口可以多渠道筹措,但市场风险特别是股票市场风险很大,万一本金出现了巨大的风险,基金缺口将更大,同时许多上市公司的窟窿很大,资金投入等于为其买单,免费买单该何时休?沪深股市已开市二十多年,有多少股市因为盈利弱,没有给股东带来多大的收益等而退出市场?

   针对当前被推高的股市,我认为与经济增长无益,反而使投资者因为有短期的高回报而忽视收入约束进行高消费,更为严重的是市场资金不断的进入,为许多上市公司输了血,但关键是许多上市公司是缺少资金,还是缺少技术,缺少创新?我认为在资本过剩的中国,缺少的不是资金,而是好的项目,好的技术,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改革不解决这些问题,而仍然通过粗糙的激活股票市场而为许多奄奄一息的上市公司再一次输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会使投资者的微薄的储蓄血本无归,更不会真正的推动经济转型,获得资金后的上市公司也缺乏了创新的动力。

   我认为做多一个市场从政策上看有一刀切的味道,因为股票市场有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有些公司,有些行业本应该被淘汰,而有些行业和公司需要帮助和支持,比如许多上市的房地产公司这些年得到市场资金的大量支持,也使得地价一次次推高,才使得他们可以待价而沽,像这样的公司政策上不能再这么大力度支持了,也让其资金链有压力,从而增加购房者的议价能力,让市场回归到更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