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7月政法大学毕业并通过了司法考试后,我便选择了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执业至今。如果说当时选择到律所实习尚属毕业后的彷徨无奈之举,经过几年来对律师职业的实践和理解,伴随着中国律师事业的快速发展,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律师的职业梦想已经异常坚定。
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到一名成熟执业律师的身份转变,并且在执业过程中完成为人妻、为人母的人生蜕变,我经历了绝大部分年轻女律师在执业过程中 所遭遇的困难和压力。回想执业以来走过的点点滴滴,感触最大的困惑不是因实践经验匮乏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不是因沟通技巧不足导致的案件流失,也不是为和谐 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更多的则是如何和谐处理与法官的关系。
较之很多因缺乏案源而导致业务收入少的年轻律师,我是幸运的。因为一路走来我都获得了所里资深律师无私的大力帮助,不仅让我有事情可做,而且还 将宝贵的执业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让我在有效地掌握解决法律问题方法的基础上,迅速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律师的角色转变,并逐渐可以独立地完成具体的法 律事务和自如地处理与客户、法律顾问单位的关系。业务水平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已经使我能够担当起更多的责任,也得到了客户的信任与尊重。但是在处理与 法官的关系上,在目前的司法环境中却常让我感到困惑。
工作中,在与绝大多数的法官进行沟通交流时,时刻都能感受到对方流露出来的优越感,常常带有傲慢与偏见。记得在一件为劳动者代理的索要工伤赔偿 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开庭后已临近审限时,突然接到承办法官的电话称要二次开庭,理由是用人单位又举出了新的证据。对这种已经超出举证期限的情况,为维护当 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与承办法官就二次开庭的程序合法性问题据理力争,承办法官却十分不满,并不客气地称如果我不去开庭就按照自动撤诉处理。虽然最终案件以 调解结案,却因为法官的从中作梗,致使当事人未按照委托协议约定足额支付代理费。此时此刻,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律师的人微言轻。
在我看来,中国律师与法官本都是司法共同体成员,只是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已。但因为长期以来民主法治的不健全,法治思维的普遍欠缺,中国律 师政治地位、职业地位低下,职业歧视长期存在,致使一些律师在法官面前唯唯诺诺,个别律师与法官串通损害当事人利益的现象时有所闻。纵观司法腐败,违法执 业的律师也仅是司法腐败的一支助力剂而已。而律师的执业环境却不断地促使诸多经过法律专业教育的毕业生抛弃律师业,更多地寻求公务员身份的庇护,这也很大 程度上抑制了律师业专业素质的提升。
无可否认律师在法治建设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法治的理念需要律师与其他法律人共同传播,法律的权威需要律师与其他法律人共同维护。只有依法治 国方略的全面推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立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有效机制,充分完善律师的执业保障制度,并从司法体制上确立律师应有的 地位和权利,形成司法共同体其他成员与律师间相互尊重、独立并相互认同的司法伦理,才可能还中国律师应有的尊严,才可能让年轻律师坚定对法律的信仰,不随 波逐流,不屈颜行贿,才能促使中国律师业长期健康发展。
纵然律师是一个需要甘于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为之奋斗的职业,一个需要面对各种压力而毅然为弱者权利斗争的职业,一个永远需要勇气的职业,但因为真 挚的热爱,因为对法律的信仰,所以我决定坚守,而内心深处对于法治中国的渴望却从未停止。很欣喜地看到法治中国的口号已经唱响,中国的法治化进程驶上了不 可逆转的高速路。有幸逢迎这样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坚信在法治进步的光环照耀下,中国律师的执业环境定会有所改观,而年轻律师将会大有作为!贵阳律师www.tjml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