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论与虚假宣传——《西方科学的败局》连载之四八
47.量子理论与虚假宣传
科学和技术原本是一件事的两个过程,由于利益的缘故把两个过程明显分割成两件事。科学除了有认识功能以外,还担负着统一思想的功能和维持统治的功能,所以要把科学单独突出出来,这是社会树立权威的需要。而技术的制造过程要能创造出有价值的真东西。科学有人信就行,技术来不得虚假。
如果要单说科学认识,经典力学和电磁学是两项实实在在的内容。至于相对论和量子论两项内容,一个是用数学方程解释宇宙,一个是用数学方程解释微观电子,由于迷信数学就会造出虚假的错误理论。现代社会发展总要合起来说“科技”的发展,科学和技术放在一起说。原因很简单,科学内容是错的,不会起到明显作用,如果有成绩一定是技术发展的结果。这一百年来,主要是电子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是电子技术的延伸。但是,西方科学说相对论和量子论是西方科学百年来的重要革命理论,是20世纪物理科学大厦的两根顶梁柱。既然高调吹出去了,就必需要讲怎么应用,一定会千方百计加以宣传。
关于相对论方面比较好办。因为相对论是描绘宇宙的,宇宙大、空、远、黑、冷,所以,只要按相对论的原则随便说就行,黑洞、视界、辐射、爆炸、引力波、引力透镜……只要你找个理由敢说,任你编造荒诞不经的宇宙故事,回到过去杀死你爷爷也可以,保准不会穿帮,死无对证。最多是用专业望远镜合成一些宇宙星系照片,或者画一些宇宙演化图表,这就算是证据了。宇宙距离遥远,宇宙时间遥远,与我们当下社会不搭界。怎么说都行,说的越花哨应用越广。
关于量子论方面可就不好办了。量子论、量子力学或者说量子物理学基本理论都是错误的,而且错得十分荒谬。这种错误理论是怎样与科技发展的现实对接的呢?错误理论怎样向社会上进行宣传呢?这些难不倒西方科学,敢说、愣说、混说、就这么说,这是西方文化的拿手戏,我是强势,反正你也不懂。公众对错误理论不认识,对错误宣传不能辨别,这就给西方科学留出了方便。
量子来源于光子。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小段,也不可能成为“子”。这好比羊毛,任你剪成小段也变不成颗粒。爱因斯坦因为光子说荣获了诺贝尔奖,你说不“子”他也“子”。西方科学家们不懂量子说是错误说,他们心中是这样理解的:量子论是解决微观领域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在实际中有大量应用。从激光、核能到计算机、互联网,这些20世纪所出现的新技术无不源自量子的应用。可以说,没有量子,就没有今天的科技进步,也不会有人类的现代生活。量子就在我们身边,而且非常有用。老百姓是很顺从的,你说上帝,你说安拉,你说相对论,你说量子学……任你怎么去说吧!
量子的原意是指不连续的能量最小单元。从能量子变到光量子,再变到光子,再把微观世界看成是量子世界,因此,量子就成了微观的代名词。我们周围是由原子、电子、分子组成的。这样一来,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与量子概念挂钩了,量子理论中无论有何等的错误,甚至是一派胡言,都可以说量子促成了今天的科技进步。这就好比,早期西方人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真是假不重要,只要你信,世界就是上帝创造的。现在西方科学说,量子物理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真的假的错的都不重要,目的是要你迷信西方科学的正确和万能。
恰好,《参考消息》在2014年7月12日的“科技前沿”版登载了【美国《新闻周刊》7月11日一期文章】题:量子物理学的发展将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作者:布赖恩·克莱格)我们用在括号中加评语的办法,欣赏这篇虚假宣传。
量子物理学家说,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可以说已生活在量子时代(这就是张大嘴巴硬说)。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电子和光子(至今科学家们对这三样东西也没有真正弄懂)等量子与由它们构成的日常物体有着截然不同的运转方式。当我们扔一个网球时,借助于牛顿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网球的最终落点。但抛出一个量子时(看,量子与微观小球混成了一个概念),结果却是一组显示粒子可能方位的概率(原子、分子、电子都是十分确定的,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才会确定有序,概率说纯属是那些痴迷数学方程的人在胡说八道)。说来奇怪,直到我们做出测量前,这个粒子的位置可能还没有固定下来(客观规律与人无关,粒子在场的作用下而运动,别拿测量说事)。这让量子的运转方式看起来似乎是在同一时间点内处于不同的位置(纯属瞎说),或是在穿过难以渗透的障碍,这一过程被称为“量子隧穿”。(隧穿是伪理论。用30万公里长的环形导线接上电源、电灯和开关,闭合开关后,1秒钟电灯点亮,你认为电子飞驰30万公里流过电灯泡而亮吗?这样理解是错误的。通过场的作用趋动灯泡处的电子流动,电子不用飞驰千万里。同样,电子也用不着穿过隧道势垒。这与交流电流过电容器的道理相似,电子用不着飞跃电容器。电子没有爬势垒一说。)
说量子物理学往往是违反直觉的。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范曼称,从常识角度来看,量子理论“描述的自然界很荒谬”(不是自然界荒谬,而是量子理论家们自己很荒谬)。但另一方面,量子物理学很有用(几百年前也会说上帝很有用)。这是因为它是当今很多技术的基础。最基本的是,我们做的几乎每件事都是以量子物理学为基础的——各种物质都是量子粒子的集合,而光、电和磁都是量子现象(看,量子、微观、粒子、光、电、磁所有概念都搅成一锅粥)。第二个层面是,我们人类创造了一些量子技术,但并没有意识到是量子物理学使其成为现实。(上帝创造了世界,你没有意识到吗?量子物理学成就了技术,你没有意识到吗?)当斯旺和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时,他们并不知道受热灯丝发光是一种量子过程——他们不知不觉地利用了量子物理学,而自己却浑然不知。(若这样说,几十万年前原始人采用火,用了量子物理学却浑然不知。说真的,盲目迷信量子物理学的科学家们,浑然不知自己有多么愚蠢。量子概念是错误的。)
第三个层面是:(其中所例举的内容,几乎都是微观电子技术的应用)随着晶体管——大量现代化电子装置中的电子开关和放大器的发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由贝尔实验室发明的晶体管融合了特别研发的材料,从量子层面调节性能。从那时起,关于量子物理学的显性知识推动了无数的实践发展。
仅需要花几分钟分析一下智能手机,就能认识到量子技术无处不在。首先,构造任何固态的电子元件都需要运用量子物理学,你的iPhone手机中的每一块芯片都布满了晶体管等量子设备。此外,你的手机还有电脑功能、显示屏、触摸界面、数码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每一项功能的研发都依赖于我们对量子物理学的理解。
新的量子材料可以改变电池技术,让电动汽车成为一种标准的出行工具,并成百倍地扩大电池容量,让电动客机切实可行。量子革命可以创造一切——从隐形斗篷到《星际迷航》中的医学传感器,甚至更为奇异的先进产品。(凡材料、分子、电子技术,就往量子上靠,量子论这种错误理论被掩盖起来,被错误地宣传,猴年马月也不能纠正错误。)
说到底,科学是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量子问题的错误是不认识光和不认识电子造成的。人在认识上有错误很难改正,极难改正。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放弃私利是根本原因。同时要看到,人类不改正错误是一场十分有趣的表演。就以量子理论来说,看看这场表演过程。真正研究过量子论的人,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他们自己也吃不准,半信半疑创造了理论,诺贝尔奖拿到手是真的,后面的事不管了。最初,认识上有错误可以理解。人的寿命不长,都不在了。接手这些理论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学懂,老师不懂才发生错误,学生若说懂肯定是不懂。现在坚持量子论的人们肯定都是学生辈的。学了一阵子,表演开始了。有人说学不懂;有人干脆不懂装懂;还有人是似懂非懂。一句话,凡表示懂的人一定是不懂。那些卖劲大力宣传的人,一定都是半瓶子醋的人,他卖劲喊是想证明自己有满瓶子醋。西方科学有这样的本事,无论真的假的,总能搞出一套自恰的理论,后面学生学的是一套理论,不在乎真与假。公众不搞科学,你说黑则黑,你说白则白。就这样,人类的世世代代,装蒜的、卖醋的、听喝的,西方科学为抢钱而创造的量子论、相对论、临床病、基因说等等大量谬误将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