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推进6S管理的方法


  1.加强班组人员培训,消除意识上的误区。

  根据华天谋顾问师的统计,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中发生的问题百分之九十主要是来之人员,只有百分之十是自然原因。要想解决6S管理推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养心态与意识。

  在6S推进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员工有许多意识误区,如“生产工作已经够忙、够认真的了,哪有时间做6S”等。消除意识上的误区培训方法,要理论和现场实训相结合,让员工心服口服。如:“准备好几百只螺丝帽,请三位学员来数,一般情况下,三人数数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并且很少有数对的。如用一个自制量具,量具上有100个格子,进行数数时,每一个格中会落入一个螺丝帽,一下数100个,多余的一倾斜会自动掉下,不会出差错。”这说明只有工作认真,不一定就有良好的工作结果。就像我们“天天讲安全、人人重安全”,但还是“火警不断,手指常烂”,甚至出现更严重、更让人痛心的事情。这就要用类似的“愚巧法”来解决。

  2.公平公正公开地考核、奖惩。

  员工只会做被检查和奖励的工作,而不会做不被检查和奖励的工作。所以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以确认6S管理是否已按要求实施。监督检查措施是否有效,对保持6S管理高水准是非常重要的。

  在确定评估考核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有一套合适的考评标准,并在不同系统内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标准。如,对某些污染严重、实施难度很大的车间区域,仅靠一套标准是不合理的。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加权系数:根据各个区域的差异情况设定困难度系数、人数系数、面积系数和修正系数,将这四个系数加权平均后得到各个部门的加权系数,各个部门的加权系数乘上考核评分就等于这个区域最终的得分。

  公布评分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每个月至少进行两次6S考核与评估,并在下一个月6S管理推行初期将成绩公布出来,对表现个人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差的个人也可以给予一定的惩罚,使他们产生改进的压力。

  3.细化工作标准,创建“一目了然”的工作现场。

  班组建设管理人员是执行层,班组管理的工作主要是做好现场管理工作,这就决定了班组长在推进6S管理中要特别注重细节的管理,细化工作标准。

  如某班组在推行6S管理过程中,对区域划分与划线的规定如下:主通道线宽度8cm、区划线宽度10cm;红色表示不合格品区或异常状况、黄色表示一般区域、绿色表示合格品区与正常状况;实线表示固定物放置区,虚线表示流动物放置区等。用制定好的标准教育员工,创建“一目了然”的工作现场。

  4.动态管理,持续改善。

  随着6S管理水平的提高,班组长应提出更高的目标,修改和调整考评的标准。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如:红牌作战月、目视管理月、6S征文、6S成果报告会、6S知识竞赛等,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企业的6S管理得到不断的巩固和提高。

  对待6S改善工作,就要像拧出一块毛巾中的水一样,而且拧干之后还要不断地拧,因为一块毛巾不会总是干的,遇到天阴下雨,毛巾就会变潮湿。改善工作也是如此,生产现场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6S改善工作也不是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的事。上周的改善成果,在本周看来,也许又会发现一些不完善的部分,也许又可以发现更好的改善方法。

  5.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划分区域,明确责任人。

  班组中所有的区域或设备都要有明确的责任者。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区域或设备的责任进行划分,由区域或设备的使用者负责该区域或设备的6S管理工作。

  6S管理需要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去,并使员工养成习惯,这是6S管理区别于“大扫除”的地方。明确职责是为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员工只有清楚自己对工作环境维持、改进应承担的责任,才会积极地投入到6S管理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才会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明确职责是6S管理工作得以持续推行的前提。

  要做到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区域就需要用标牌的形式,标明责任人,使得员工一目了然。只有区域管理好了才会有成就感,管理不好就会明确是谁的责任,大家都看在眼里,而作为这个区域管理责任人也会脸上无光。因此,一般情况下,会把自己的区域管好,谁也不想向自己的脸上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