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5. 5.10~16)2015第20期
The Weekly Hot News Review,May. 17, 2015
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5年5月10~16日)
(把握当今时代风向,留下当代历史瞬间——何其行)
【莫迪访华:求同存异共谋合作双赢新局面】
《美联社》5月14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今天身穿印度传统服装抵达西安机场,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访华活动。在中国西安,莫迪受到舞狮队和手捧鲜花的孩子们的欢迎,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里迎接他。对中国领导人而言,这种带有个人外交意味的接待规格是超乎寻常的。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莫迪说,这是他所代表的“12.5亿印度人的荣耀”。
《美联社》5月14日报道,在与莫迪的会谈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赞扬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他说,中印两国关系“扎实稳步发展”,“存在实现飞跃的巨大潜力和现实条件”,相信莫迪这次访问“将会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
报道说,尽管政治制度不同且长期存在竞争关系,但中印两国的这些交往凸显两个大国间关系的改善。而两位领导人的个人威信,又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这两位领导人都被视为多年来本国最强势的领导人。
莫迪15日抵达北京,受到中国总理李克强的隆重接待。当日,李克强总理、张德江委员长分别与莫迪举行了会谈。在双方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了24个合作文件,涵盖铁路、矿业、教育、航天、质检、影视、海洋、地震科学合作以及政党、智库、地方交往等方面,双方还举行了首次地方合作论坛,签署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充分证明了双方合作的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中印发布联合声明称,双方同意开展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定期访问,中方欢迎印度申请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
15日下午,莫迪到清华大学向师生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莫迪16日抵达上海,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代表2400万市民欢迎莫迪总理到访。莫迪出席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印度经贸论坛》并发表了演讲。
莫迪在“推特”上写道:“我相信,我的这次访问将为在众多领域进一步扩大同中国的经济合作打下基础。”


左图为14日习近平在家乡西安接待印度总理莫迪,突显中印关系正在升温
右图为总理李克强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

图为印度总理莫迪访华首站抵达西安的消息在市民中引起轰动,行程提前在网络疯传,不少市民争相前往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和南门等地等候
【李克强总理一句话 三大网络运营商应声“提速降费”】
从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敦促“提网速、降网费”,到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宽带要免费提速40%以上”等五项举措,官方一系列动作让广大网民看到了“提速降费”的希望。
根据工信部5月15日公布的网络提速降费总目标,到2017年底所有地级以上城区家庭具备百兆光纤接入能力,4G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等宽带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bps,其它城市达到20Mbps;手机流量和固定宽带平均资费水平大幅下降。
5月15日上午工信部公布全国网络提速降费总目标后,当天下午,北京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先后宣布了具体方案。
中国联通旗下的北京联通率先推出提速降费方案。从5月17日起全面启动“全网大提速”。宽带用户网络速率全部免费提升一倍,原10M宽带用户将提速到20M,20M用户升级为50M,50M用户升为100M。
中国电信称,将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有线宽带接入速率在4 Mbps以下的用户全部免费提速至4Mbps;对4Mbps以上老用户通过网龄、预存和融合等方式开展免费提速,其中光纤用户最高可免费提速至100Mbps。
中国移动表示,将分别推广10元1GB的夜间流量套餐和10元1GB的假日流量套餐。对于“订1GB以上流量套餐的用户,将推出赠1GB夜间流量”促销活动,“白加黑”更优惠。同时,将全面推广4G流量卡,50元含2GB全国流量,费用降幅达50%。


左图为以前的网上漫画:“提速降费”如蜗牛爬
右图为5月15日出现的网上漫画:“提速降费”将像火箭起飞腾空而起
【布隆迪发生军事政变 首都瘫痪总统去向不明】
《环球时报》驻南非特派记者报道,布隆迪前情报局局长尼永巴雷13日下午通过私营电台宣称发动“政变”,“推翻了总统恩库伦齐扎政权”,成立“民族和解过渡委员会”。14日,布隆迪陆军参谋长尼勇加伯通过国家广播电台发表声明称,“已挫败政变”,目前支持总统恩库伦齐扎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所有战略据点。但陆军参谋长的声明立即遭到支持政变的反对派否认,称“政变军人依旧控制着首都布琼布拉大部分地区和机场”,而布琼布拉市区的激烈枪战也表明目前的局势很不明朗。联合国和美国呼吁布隆迪各方立即放下武器,结束暴力。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13日紧急呼吁布隆迪各方保持克制,安理会14日将就布隆迪局势举行紧急磋商。联合国警告称,如果暴力行径不停止,布隆迪可能重新陷入内战。1993年到2005年,布隆迪发生内战,大约30万人丧生。
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14日提醒在布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暂不外出,如遇紧急情况及时与使馆联系。同时建议拟于近期来布的中国公民暂勿考虑来布计划。

政变军人在首都布琼布拉巡逻。
【境外媒体:缅甸炮弹再次落入中国境内 致5人受伤】
《参考消息网》5月15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缅甸果敢区爆发的内战再度波及中国云南民众。消息指,5月14日约8时30分,缅方炮弹再度射入位于中缅边界的中国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已致5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报道称,缅军政府军5月14日起展开全天候攻击,炮轰位于缅甸果敢与云南镇康县交界的南天门山。
不久前的3月13日,缅甸军机越境误炸云南临沧市,导致5名中国公民死亡。事件发生后,为避免缅战机再次飞越国境线,中国军方作出军事部署。只要有缅军飞机在边境地区活动,我军战机就会起飞监视。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15日对《环球时报》说,中国军方在空中划出的红线起到了作用,缅甸军机不敢再进入中国境内,现在需要对缅甸地面部队也划出红线。

【克里访问俄罗斯 与普京长谈缓和俄美对抗】
《新华社》莫斯科5月12日电 俄罗斯总统普京12日在俄黑海城市索契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双方就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据俄《总统网站》消息,俄方向克里阐述了乌克兰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俄方关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主要立场。俄方强调,有关各方必须严格遵守新明斯克协议,俄方对此将提供全力支持。此外,双方还讨论了中东局势、叙利亚问题、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等,双方同意加强在国际反恐问题上的合作。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说,会谈虽不能表明两国关系得到了突破性发展,但可以说明两国就恢复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初步共识。俄总统普京希望两国关系正常化,因为这符合俄美双方的利益。
《金融时报》提道,克里此次访俄发生在俄罗斯庆祝二战欧洲战场胜利70周年“胜利日”之后的几天,而此前美国及其盟国都对这一个庆祝仪式予以“抵制”。自2013年5月以后,美国国务卿再未到访过莫斯科,克里和拉夫罗夫近两年多次会晤多是在第三国或电话交谈。此次克里前往俄罗斯举行会谈,无疑是俄罗斯外交上的胜利。
但是,也有专家指,克里意外访俄是否预示美国将从原先通过北约困死俄罗斯后再对付中国向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从而全力对付中国的全球战略作调整?这是值得中国政府密切关注的。

5月12日普京在索契会见美国务卿克里
【境外媒体:中美军舰在南沙狭路相逢 擦枪走火引发冲突几率大增】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5月13日发表题为《美国海军打算就岛屿基地问题同中国对峙》的报道称,美国正在制订计划,将派遣军舰和军机挑战中国在南中国海争议岛屿修建飞机跑道的做法,这增加了两个超级大国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已要求下属研究向中国施压的方式。如果奥巴马批准卡特的计划,这将是对其在2011年宣布的长期军事战略的首次重要检验,该战略拟将美国的多数军力转移到亚太地区,并承认对中国试图控制该地区的做法感到担忧。
五角大楼的措施包括派遣第七舰队的军舰和军机进入南沙群岛12海里海域,以维护这一对世界商业活动至关重要的海域的通航自由。
目前有两艘美军航母正在该地区——“乔治·华盛顿”号和“卡尔·文森”号。另有两艘美军驱逐舰也在该地区执行任务。美国海军“自由”级濒海战斗舰“沃斯堡”号一直在南沙群岛附近执行巡逻任务,但从未驶入距离该群岛12海里区域内。
目前,没有迹象表明美国将封锁南沙群岛,但美军航母和军舰的存在将被中国视为对其对该群岛主权声索的直接挑战。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5月13日报道称,在对中国反复发出要求其停止在南中国海的活动的警告不被理睬之后,美国正在考虑一项充满危险的选择:采取有限但直接的军事行动。
俄罗斯《独立报》5月14日报道称,美国向南中国海派军舰和军机的计划可能演变成有限范围内的直接冲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中方一向主张南海航行自由,但航行自由绝不等于外国军舰、军机可以随意进入一国领海、领空。中方将坚定维护领土主权。我们要求有关方面谨言慎行,不得采取任何冒险和挑衅行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观察人士称,如果华盛顿采取此类举动,可能成为业已动荡的中美关系的新引爆点,并且会使美国国务卿克里与中国官员本周的会谈失色。不过克里的主要任务是为习近平9月访美做准备。

据《明报》5月14日报道,美国海军网称,“沃斯堡”号11日在南沙海域遭中国海军盐城舰近距离跟踪和监视。图为美军“沃斯堡”号战舰(前)与中国海军054A盐城舰(后方红框内)。
【韩媒曝金正恩用高射炮处决朝人武部部长玄永哲 有媒体质疑真假】
《环球网》15日报道 韩国国家情报院13日表示,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玄永哲因和金正恩顶嘴,触犯“大不敬罪”被枪决。
据《韩联社》转引韩国国会相关人士消息,国情院当天在国会情报委员会非公开悬案报告中作出上述表示。“朝鲜当局用高射炮当众处决了玄永哲”。
据了解,玄永哲2010年成为朝鲜人民军大将,2012年2月被授予金正日勋章,同年7月接替李英浩担任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一职,2014年6月出任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
残忍处决高官的消息披露后,立即有媒体指出,该消息未经朝鲜当局证实。有媒体发现,在最近几天朝鲜公开放映的纪录片上仍然有玄永哲的身影,这不符合朝鲜一贯的做法,即被撤职或处决的高官会即刻从一切媒体上被抹掉而消失。

金正恩用高射炮处决玄永哲的消息真假难辨,图为金正恩一侧站立者即为玄永哲。
【新疆冰川移动致1.5万亩草场消失 牧民归家不见房屋】
《中新网》15日报道 近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境内的公格尔九别峰发生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70户牧民房屋受损。
阿克陶县政府办公室负责人称,11日,县政府负责人率专家上山考察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公格尔九别峰冰川移动超过20公里。
据了解,首先发现冰川移动的是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盖孜村牧民吐尔达力·艾克热木。5日,他放牧归来,发现自己的家不见了,附近的草场全部被山石掩埋,便向乡政府反映情况。
公格尔九别峰是西昆仑山脉上的第二高峰,海拔7000多米,冰川规模与冰川地貌都很发育。
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大队总工程师冯志远说,造成冰川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左图为雪山下美丽肥沃的新疆草场
右图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新疆的公格尔九别峰发生冰川移动,造成当地1.5万亩草场消失
【外媒关注中国"同直婚姻":涉及欺骗、暴力和性病】
《参考消息网》5月15日报道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学者张北川收集了与同性恋者结婚的众多中国异性恋者(即“同直婚姻”)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涉及欺骗,有时是暴力和性传播疾病。
张北川写道:“两年来一直和我通信的一位女士在这个月告诉我,她上高中的女儿知道父母婚姻的真相,跟她父亲当面对质。那个女孩告诉她父亲:‘这么多年来你都在伤害妈妈。我对同性恋没有任何偏见;可是,你这样的人跟别人结婚,伤害人家,太卑鄙了。’”
在张北川看来,这种非常坦率的交流暗示“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至少在年轻一代身上如此。
据估计,中国的“同直婚姻”涉及大约4000万人。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大多聚焦把自己看作受害者的无意中嫁给男同的“直女”。但是,作为时代变革的另一个标志,中国学者已经开始聚焦性硬币的另一面:娶了女同的“直男”。
在中国,嫁给男同的直女被称作“同妻”,这来自中国对同性恋的俗称:“同志”。娶了女同的直男叫“同夫”,也就是“同志的丈夫”。
去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者唐魁玉和于慧共同发表了一篇罕见的学术论文,把同夫纳入关注的焦点。文章称:“‘同夫’数量并不在少数,只是由于男性相对于女性较少在网上互动诉苦,部分‘同夫’并不清楚自己‘同夫’身份等多种原因,‘同夫’群体不像‘同妻’群体集中出现于网络中。”
这两位学者写道,从整体上看,“同夫”的处境在很多方面都强于“同妻”。与嫁给男同的“直女”相比,“直男”从同性恋妻子身上传染性病的可能性较低。“同夫”婚姻中,双方的性生活也比同妻婚姻多。“同夫”较容易离婚,因为他们在经济保障方面通常都强于“同妻”。
文章写道:“据推测我国‘同夫’群体数量可能达到200万至400万,这已是最保守估计。”
张北川估计,巨大的社会压力迫使80%的“男同”与女性结婚。这些压力包括家庭对传宗接代的期待。
在这种婚姻之下潜伏着多种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包括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对老年生活保障的担忧,甚至还有约束人们生活和工作地的户籍制度。

图片说明: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一场“爱,无关选择”的同性恋关爱活动在山西太原闹市街头举行。同性恋志愿者手举公益海报,向过路情侣发放玫瑰传递祝福,也征求路人对同性恋者的祝福。当日,中国共八座城市同时举行“爱,无关选择”街头活动,旨在消除公众对同性恋人群的歧视。
2015.5.17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