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 环保法实施,打响环保战役投1000亿治理环境


        2014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上海大气条例实施,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都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供了制度保障。为配合新一轮行动计划的实施,2015年上海市将打响“未批先建歼灭战”、“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三大执法战役。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日前公开表示,从2015年开始,上海正式启动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一共安排220余个项目,预计总投入约1000亿元。作为在环保行业极有权威性的专家,王晓强凭其多年敏锐的行业经验浅析政策红利释放下的最佳环保时机。
  铁腕执法也将成为“新常态”
  蓝天白云、青山碧水如何成为环境“新常态”?3月18日,上海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大会召开。对此,市环保局获悉,和前几轮行动计划相比,本轮行动计划治理力度将达“史上最大”,涉及水、大气、土壤等8个专项领域的23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左右。而配合行动计划的推进,铁腕执法也将成为“新常态”,打响环保领域攻坚战。
  污染严重水体大幅减少
  空气质量最受关注。上海市环保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前几轮环保行动计划,申城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与2000年相比,2014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60%、26.2%和33.6%。但是,以PM2.5为代表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232个项目预计1000亿投资
  与此同时,根据上海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此前滚动实施的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安排项目1183项,资金投入约3200亿元。而于2014年收官的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实施项目268个,总投资740亿元。
  “上海的环保投入不只这么多,”上海市环保局副总工程师柏国强说,“一些常态化的工作和职责体系明确的工作并未纳入三年行动计划。”其表示,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投资仍将是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全社会资源整合,“政府资金主要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王晓强评析:政策面的引导和部分央企、国企的进入,都是在加速清洁能源进程的深入,行业前景广阔。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深入,环保局由“有义务,没权利”转化为“不仅有义务,同时还有更多地权利”,企业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理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仅赢得利润,还要给环境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如果您有更多的疑问,王晓强愿意为您解答,您可以及时与我联系,电话:17001215999,QQ:17001215999。
标注:发布时请加上原创作者名称“王晓强”,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