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已经公布了2015年头四个月的几个经济数据。经济活动在这段时间里依然疲软。本文讨论一些消费和私营部门的数据,这些数据表明经济持续低 迷。我还没有关注制造业数据,因为我预计,由于产能过剩,生产和制造业将会继续疲软。然而,如果消费数据和私营部门的增长依然强劲,那么制造业低迷所造成 影响可能会有所抵消。此外,重要的是,评估近期的降息对消费造成的影响。
让我们看看第一个数据点,下图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每月同比增速。
2015年4月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10%,这是过去12个月里最疲弱的增速。这明确表明消费正在放缓。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表明,近期的降息并没有提振消 费品的零售销售额。虽然零售销售额每月10%的同比增速依然强劲,但增速持续下滑是决策者担心的问题,中国需要更好地平衡生产与消费,以恢复经济增长。
下面的第二张图显示私营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该数据是私营部门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指标,与国营部门相比私营部门恰好是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部门。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私营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已经大幅下滑。采矿业和制造业一直是这个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虽然电力、天然气、水、公路运输和仓储 部门的投资继续表现强劲,但只有在采矿业和制造业出现好转之后,投资才可能会强劲复苏。这里要注意的是,总体投资继续呈现回落态势,即便决策者继续推行他 们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我想展示的最后一张图是2015年头四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同比增速。
如图所示,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同比增速已经下滑至6%,相比之下,2014年1-4月的同比增速为16.4%。因此,房地产开发活动正在迅速减少,而且这轮减少趋势似乎没有减弱,即便最近利率已经几番下调。我预计房地产投资继续低迷,新楼盘的空置率依然高企。
这三张图是以下广泛问题的一个迹象
第一,2015年的降息还没有对实体经济提供任何帮助。然而制造业部门很可能继续低迷,甚至中国的消费部门现在也在放缓。
第二,不同部门的同比增速继续放缓,这表明中国经济还没有触底回升。我预计,与上一年的各个季度相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将会在未来几个季度进一步疲软。
第三,由于生产和制造业过剩,扩张性货币政策并不是中国正在面临的危机的应对之策。虽然由于流动性过剩,中国股市已经急剧上涨,但实体经济还没有出现复苏的迹象。
从投资角度来看,我坚持认为最好还是避开中国股市。过去一年以来上证综指已经急剧上涨了118%,但此番暴涨并没有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股市通常比实体 经济更早触底回升,但就目前的中国而言,尽管股市已经急剧上涨118%,但还没有出现实体经济正在触底回升的迹象。因此,我的看法是采取谨慎的态度。投资 者可以考虑在中国股票上建立一些可能会在流动性的支撑下进一步上涨的投机性头寸。不过,重要的是要注意,在以流动性为主导的市场上,下跌可能会同样急剧。 此外,我也不看好中国的金融交易所交易基金(ETF)—Global X China Financial ETF,以及中国的房地产ETF——古根海姆中国房地产ETF(Guggenheim China Real Estate ETF)。我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很可能会继续放缓,这两个行业将会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