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自由浮动


最近股市趋热,一般认为是实体经济不振,迫使游资要在股市上找到保值增值的机会。人们借用一个恰当的段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村子的青壮年劳动力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外出做泥瓦匠,现在聚在村口赌钱。实体经济的兴衰不唯以市场供需使然,无论货币政策还是企业产品、技术升级无不渗透着政府决策哪怕是微调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为政府决策影响之大,对之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厘清政府决策的来龙去脉甚为重要。货币汇率是否可以人为管制?借用张五常所说资本项目管制是贪污的所在,如果有人认为这是从大局出发,但是代价和收益都要考虑,而且政府政策向好与否都有自我增强的必然,也如弗里德曼所言增强政府在本不该的领域发挥影响力。

有人讲凯迪拉克诸等豪车在美国价廉,于中国人而言,认为是关税造成的,认为是汇率造成的。究其实质是国产车质量太低造成的,质量低而价格高自然推高进口车的价格。降低关税,让汇率自由浮动,价格会回归于合理的水平,但减少了管制的费用是否会造成国家的损失呢?或言从另一方面看为这种管制的税费转移到哪里去了?

汇率若可自由浮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就会加强,趋近于使用同一种货币,在国家缺乏货币这种工具的情形下若其经济落后于其他地区则经济改善就如同失去了一扇大门。如同东欧诸国加入欧元区,一些国家要求加入,一些国家则展开激辩,如此在人们期待同一货币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即廉价购买他国商品且吸引投资,但货币总是由生产力低的地区流向生产力高的地区,后者每一欧元的购买力高于前者,如此也成为南欧诸国面临国家债务危机的一种间接因素。

中美汇率若可自由浮动自然不会趋于同一货币,但情形大致如此,人们可以获得廉价商品,但国家减少了税收。国际收支平衡表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商品和服务流出则资本流入,反之亦然。如何确定两者从何种流向,现在中美贸易中,中国的廉价商品流向美国,由此中国获得美元,这是不是由汇率造成的价格低廉呢还是来自美元强劲的购买力?在欧洲,德国高精尖产品流出而欧元流入,是由欧元在不同地区的购买力不同造成的,即德国的欧元购买力强。

在这两种情形比较中,可以得出若人民币自由浮动,并非全然好或者坏,人民币流出,可以增强通货膨胀的消化,又可获得廉价商品,岂非不是乐事一桩。但劳动力价格上涨,失业会增加,生产受挤压,竞争加剧。低附加值的成衣、玩具自然还要在中国生产,高精尖产业的发展若有一番天地则需要另一种思路和体制。南欧诸国既是前车之鉴,又是借镜。但汇率的问题说到底是背后的经济体制的问题,道不同不相为谋,此亦即如此。